[发明专利]一种环管分体式蒸汽回转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0324.0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2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耀;吴静;吴峰;李帅俊;谭凤娟;赵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3/10;F26B2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勇 |
地址: | 250103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管分 体式 蒸汽 回转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冶金、化工、环保、建材等干燥行业的环管分体式蒸汽回转干燥机。
背景技术
蒸汽回转干燥机是一种以蒸汽为热源的间接换热回转式干燥设备,它适用于冶金、化工、环保、建材等行业中的湿粉体物料的干燥。如:铜精粉、铁精粉、镍精粉、煤粉、脱硫石膏、亚硫酸钠等。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蒸汽回转干燥机基本均采用直管整体式的结构形式,即干燥机内的换热管采用贯穿整个筒体的直管,直管一端用堵头密封,另一端开口,焊接在蒸汽汽室上,不可拆卸。直管整体式干燥机的换热管因装配完毕后与筒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检修和更换时无法从筒内抽出,维修更换比较困难,当其中有换热管破损时,一般只能对有破损的换热管进行堵塞,停止使用,这样将严重影响干燥机的换热效率;另外,因直管整体式干燥机采用贯穿筒体整个长度的直换热管,而换热管之间的布置必须保证一定的管间距,故筒体单位体积内的布管面积较小,通常在满足一定换热面积的前提下,其筒体的长径比较大,干燥机长度较长,为保证物料在干燥机内具有一定的停留时间,干燥机的回转速度较高,使传动部件的可靠性降低,而且该类型设备的机械结构较复杂。另外,直管整体式干燥机的疏水主要依靠蒸汽压力,经旋转接头排出干燥机外,该种冷凝水疏水系统结构复杂,设备制造及运行成本均较高。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克服直管整体式蒸汽回转干燥机检修困难、同比换热面积小、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传热面积大、热效率高、处理能力大、结构简单、连续操作、使用方便、加工成本低等特点的环管分体式蒸汽回转干燥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管分体式蒸汽回转干燥机,它包括一个筒体,筒体由两组托轮装置支撑,由传动装置的电机带动固定在筒体上的大齿轮驱动,其电机转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获得不同的筒体转速;筒体的一端与进料机和携湿气体进口连接;另一端与出料罩连接,在出料罩内设有蒸汽分配室,蒸汽分配室与蒸汽进口连接,蒸汽分配室底部设有出料口,顶部设有排气口;经减压阀减压后的饱和蒸汽通入蒸汽分配室,通过其上的分支管道进入各环管式加热装置内,提供干燥所需的热量;筒体的进料端高于出料端,按1.5∶100~3.5∶100的斜度端倾斜放置;在筒体内设有环管式加热装置,该装置与蒸汽分配室内的分支管道连通;同时在蒸汽分配室内还设有排液装置,蒸汽进口处设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与筒体间设有单面机械密封;排液装置为设置在蒸汽分配室底部的虹吸管,其进水口在液面下,出水口在干燥机外,在饱和蒸汽的作用下,蒸汽分配室与外界形成一定的压差,把冷凝水压到虹吸管中,之后利用虹吸作用把冷凝水连续地排出干燥机外,最后经疏水阀排入冷凝水回收系统;单面机械密封为旋转接头持续转动的主轴与外面静止的壳体之间形成的两密封面,利用两密封面之间形成的气体膜或液体膜进行密封;所述环管式加热装置包括在筒体内截面方向上以同心圆的方式排列的3-9圈环形的加热管,加热管为不锈钢或碳钢质的光管或翅片管形式;在沿筒体长度方向上排列有若干组相互平行的环形的加热管;每一圈加热管在筒体横截面方向上被均分为3-5部分,每一部分均由两根贯穿于筒体全长的相互平行的直管和连接在两直管之间的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环管组成,直管与蒸汽分配室内的各分支管道通过软管连接在一起,环管则平行焊接于两直管之间;每组加热管均由焊接在筒壁上的管支架支撑,管支架上与每组加热管的直管对应的位置均设计成半圆形的凹槽,直管直接放在凹槽内;每一部分加热管作为一个整体从进料端可由筒体内抽出;用于携带干燥过程中所脱除水分的携湿气体由进料端处的携湿气体进口进入,在干燥机内与物料顺流运行,携带干燥过程中脱除的水分,在风机或自然通风的作用下经出料罩的排气口排出干燥机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0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