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皱织物及其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0268.0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1/00 | 分类号: | D03D21/00;D06M15/11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615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皱 织物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织物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家纺产品种类繁多,棉织物产品占了家纺产品的很大一部分。这些产品中,中低档的家纺产品大部分是以印花为主,以纯棉印花产品为例,一般是采用30S×30S或40S×40S的纯棉斜纹或平纹面料为主,制造工艺一般为涂料印花,手感较差,档次和品味不高;大提花类产品是比较高档的家纺产品,它的花型是通过色经色纬和组织的不同搭配来表现的,层次丰富,古朴典雅。但是,无论是大提花产品还是印花产品,从根本上来说它们毕竟是“平面化”的产品,即它的地部分和花纹部分都是处于一个平面上的,这造成了这些产品的创新还仅仅局限于花型设计的创新,即换汤不换药,面料的创新缺少新颖感,产品“同质化”、“同一化”现象严重,因此出现了产品雷同、缺少个性的现象,缺乏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众不同的具有双层立体起皱特点的起皱织物及其制造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起皱织物,包括单层结构部,所述单层结构部分布有若干双层结构部,所述皱位于所述双层结构部表面。
该织物为采用双经轴织造而成的提花织物,所述双经轴包括上经轴和下经轴,且所述上经轴上机的经纱张力小于所述下经轴上机的经纱张力。
该织造工艺为采用双经轴和提花织造方式织成具有单双层结构的提花织物。
将纱线进行整经,将纱线整经得上经轴和下经轴,若是素色产品可直接将原纱进行整经;若是色织产品,则染好纱线后进行整经,作为优选,经纱采用80s/2c纱线,纬纱采用40s/c,卷轴速度450±5米/分。
将经轴按常规的上浆工艺进行上浆处理,且使上经轴上浆率小于下经轴上浆率。
将经轴进行织造,经轴的送经采用积极式送经,在织造时上经轴上机的经纱张力小于下经轴上机的经纱张力,所述织物组织在织双层部分时,使织物产生双层结构,并因交织点数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吃纱量,达到产生皱状肌理的效果而且致密结实,这个皱状效果可以通过组织的不同进行调节;在织单层部分时,布面平整,纹路清晰,如以下是常用的组织之一:单层处上经轴经纱组织,单层处下经轴经纱组织,双层起皱处上经轴经纱组织或双层起皱处下经轴经纱组织。
作为优选,采用60#筘,纱线2入筘,一根上经轴的纱线和一根下经轴的纱线穿入一个筘齿,织机的综平时间326°,后梁高度102±0.5cm,胸梁高度92±0.5cm,上经轴经纱停经片重量2克/根,下经轴经纱停经片重量3克/根,机上纬密78根/in,机上经密60根/in,双层处上下层纬纱比为3∶1。
将织造后得到的坯布,经包括步骤退浆、漂白、脱氧、染色、脱水、定型和烘干处理;若是采用较好配棉的丝光纱线进行织造,在后整理过中程则不用烧毛和丝光等步骤,若没有采用较好配棉的丝光纱线进行织造则还需要经过烧毛和丝光等步骤处理。
将处理后得到的坯布进行缝制,可制作成床品或窗帘等;从而得到双层立体的起皱织物产品。
采用本发明的织造工艺生产的起皱织物,在布面上同时有规律的在单层结构和双层结构,而皱位于双层结构部的表面,使其产生一种不同于常规织物的明显的立体外观效果和良好的实用性能,即它不仅具有普通面料的透气性、柔软性、舒适性、悬垂性、耐用性等优点还具有特殊的局部双层结构、立体花形外观、皱状肌理的外观特征,美观大方,新颖别致。
附图说明
图1为单层处上经轴经纱组织图;
图2为单层处下经轴经纱组织图;
图3双层起皱处上经轴经纱组织图;
图4双层起皱处下经轴经纱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2、3和4所示,选用纯棉纱线,浆纱采用改性淀粉,经纱用80s/2c纱线,纬纱用40s/c,经包括步骤
整经 卷轴速度450±5米/分;
浆纱 上经轴上浆率小于下经轴上浆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0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生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菜根用药的萝卜蝇防治药物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