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成型机组合滚压装置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0251.5 | 申请日: | 200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0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书;戴德盈;张殿勇;李志军;曹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0 | 分类号: | B29D30/20;B29D30/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成型 机组 合滚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轮胎制造的组合滚压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橡胶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全钢子午线和半钢轿车轮胎的制造过程中,胎胚在成型鼓上反包成型后需采用组合滚压装置进行压合操作,以实现多层带束层与胎面、胎筒部件的贴合。胎胚滚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硫化工艺和轮胎使用性能。
如公开以下内容的在先专利,专利号为ZL200520146090,名称为全钢子午线轮胎成型机组合滚压装置,该组合滚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5)上端的3#辊装置、在中部设置的1#辊装置和2#辊装置、在底端设置的4#辊装置,1#至4#辊装置的前端形成与轮胎外圆相对应的弧形分布。
其中,滚压胎肩部位的2#辊装置具有2组整体式的2#压辊,由于胎胚的胎肩部位是一向外侧凸出的圆锥面,圆锥面的拐角较大,当2#压辊在滚压过程中必然仅有一部分能够接触到胎肩,这就造成在一次滚压工艺时间内未能进行有效的压合,因此会引起带束层的两侧留有气泡。
另一方面,2#辊装置包括有设置在2#辊支架上的左右旋丝杠,通过端部的手柄可以调节连接于丝母的2个2#压辊的初始间距。现行轮胎的规格尺寸较多,全钢子午线和半钢轿车轮胎的反包工艺不同,在轮胎制造现场需要经常更新设定2#压辊之间的初始间距,使用上述在先专利会提高工艺操作的难度,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轮胎成型机组合滚压装置及其方法,旨在解决上述在先专利存在的缺陷和使用问题,主要采用活片式辊轮以应对滚压胎肩外圆锥面时的贴合问题,以及提高在线自动调节压辊初始间距的机动灵活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辊轮滚压胎肩部位时的紧密性能,实现在一个滚压工艺过程中完整地压合多层带束层的两侧,以全部排出气泡、提高各层部件的贴合质量。
发明目的还在于,能够根据胎胚的尺寸数值实现在线伺服调宽,即按规格调节滚压胎肩部位的辊轮初始间距,以提高多次调宽的精度、缩短停机调宽的时间。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述的轮胎成型机组合滚压装置主要包括有以下结构:
安装于底座上的机架,第一辊装置、第二辊装置、第三辊装置和第四辊装置分别通过各自的支架连接于机架;
所述的第二辊装置具有2组设置于前端的2号压辊、以及2号辊气缸、2组2号辊滚珠花键和用于驱动2号压辊横向水平位移的驱动装置;
第二辊装置通过2号辊机架安装于机架,2号辊滚珠花键和2号辊气缸分别安装于2号辊机架,所述的驱动装置连接于2号辊支架;
2组2号辊滚珠花键的前端,左右对称地连接于2号辊支架的两端,2号辊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2号辊支架的中间部位。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2号压辊具有至少两片相互紧固连接的辊轮,辊轮通过轴承套设于中间轴,相邻的辊轮采用不同的材质、且相互之间是无间隙的切面接触;
中间轴连接辊轮支架,辊轮支架安装于所述的驱动装置。
如上述基本方案特征,在第二辊装置前端设置的2号压辊具有与上述在先申请专利明显的结构差别,即2号压辊的辊轮不是整体式结构,而是采用至少两片的活片式结构。采用此类活片式结构,能够保证辊轮滚压胎肩部位的外圆锥面时,多片辊轮表面同时压合于胎肩,因而在一次滚压工艺过程中能够将外圆锥面的各处均匀地滚压,能够避免操作空白处的存在,滚压均匀性和紧密性非常突出。
另外,相邻的辊轮采用不同的材质,如采用铜或铁,可减少多片辊轮之间的磨损。多片辊轮之间的无间隙切面,还能够保证沿胎肩的外圆锥面滚压过程中,多片辊轮各自独立地、自如地伸缩。
为进一步提高滚压质量、协调多片辊轮的紧固连接与伸缩自如性,可采取如下改进方案:
所述的辊轮设置为3片,在2组2号压辊相对的内侧,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通过螺栓进行紧固,第一辊轮通过一轴承套设于中间轴,第三辊轮通过另一轴承套设于中间轴。
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的端面形成滚压轮胎表面的一个整体切面。
按上述结构改进,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连接为一体,而且前端面也相互连续为一整体切面,在滚压过程中能够适应弧度较大的圆锥曲面。而第三辊轮与上述结构形成独立的滚压执行端面,第三辊轮与第二辊轮结合部位采用小圆弧过渡,可以滚压曲率较小的曲面部分。
按上述特征描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选用不同的材质。基于相同的原理,第二辊轮和第三辊轮也选用不同的材质,在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各自伸缩运动时,对其各自的磨损较小。
为改善2号压辊各部分结构之间的紧固性能、提高在线生产的使用寿命,可以在2个轴承之间、在中间轴上套设一中间隔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02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