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热解炭颗粒燃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19979.6 | 申请日: | 2009-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8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伊晓路;张晓东;孙立;赵保峰;陈雷;孟光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0L5/10 | 分类号: | C10L5/1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勇 |
| 地址: | 250014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质热解炭 颗粒 燃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热解炭制备颗粒燃料的方法,属于生物质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紧缺及环境保护的需要,可再生又清洁的生物质能源利用受到广泛重视。 生物质热解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热化学转换方式,是指生物质如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剩余 物等,在无氧或有限氧条件下加热到一定温度,生成可燃气体、生物油及热解炭的过程。热 解燃气和生物油均可直接作为燃料使用,而固态产物热解炭基本废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生物质热解炭主要成分是生物质自身灰分和固定碳,其热值一般可达16744~20930kJl/kg,可 以作为能源产品。但是,由于目前生物质热解技术主要是为获得燃气或生物油,热解炭尚缺 乏有效的利用方式。同时,热解炭外形为细小颗粒状,堆积密度小,能量密度低,挥发分含 量低,燃烧过程点火困难、效率低、易起粉尘,所以对于热解炭的直接应用有困难。开发适 宜的热解炭能源利用技术具有广泛的前景。发明专利“一种热解碳球的制备技术” (200510047804)公开了一种将炭源液体在970~1100℃高温下热分解,发生碳原子按一定 规则排布,而形成热解炭球的方法,该炭球无法作为燃料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质热解炭制备颗粒燃料的方法。结合 实际应用,采用挥发成分含量较高的工农业废弃物作为助燃粘结剂,将特定比例的粘结剂与 热解炭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进行挤压成型,改善了燃烧性能,作为一种燃料使用有着良好的 利用前景,并实现了热解炭的废物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热解炭的预处理:清除热解炭中的的大颗粒杂质、金属,并进行研磨,使其颗粒度 均匀;
(2)制备粘结剂,待用;
(3)混合:将热解炭与粘结剂混合均匀,质量混合比例5∶1~5∶2,控制物料水分含量 在15%~25%;
(4)成型:上述混合物料在温度150~200℃、压力2~15MPa条件下挤压,保持5~8 分钟。粘结剂在加热情况下粘性增强,在压力作用下与热解炭颗粒充分啮合、咬合,形成坚 固组合体颗粒。同时挤压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热量,软化了粘结剂,增加其粘性,从而有利 于热解炭颗粒成型。
所述步骤(1)具体为:①粗筛:用孔径为5~10mm的振动筛筛选热解炭,把大颗粒杂 质去除;②除金属:将上述筛选后的热解炭粉末,经过除铁器将金属清除;③研磨:利用研 磨机械对热解炭粉末中的结团进行研磨,使颗粒均匀,粒度小于1mm。
所述步骤(2)具体为:将玉米秸切割或粉碎,使其颗粒度小于10mm,切割或粉碎后堆 放24小时以上,待用。
所述步骤(2)还可为:将木材粉碎,使其颗粒度小于1mm,粉碎后堆放24小时以上, 待用。
所述步骤(2)还可为:将焦油加热到100℃以上,待用。(常温下焦油为固态,但属于 一种软性固体,黏度大,无法以固体形态应用,故将其加热到100℃以上,使其稀释,流动 性好,便于物料混合)
所述步骤(2)还可为:将沥青用粉碎机粉碎,使其颗粒度小于1mm,待用。(沥青常温 下为固体,硬度相对较大,黏度小,故将其粉碎成小颗粒,便于与热解炭直接混合)
本发明提出的生物质热解炭颗粒燃料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发明实现了热解炭的资源化利用,可有效提高热解炭的能源化利用效率,既节约了 能源又改善了环境。
2、粘结剂采用挥发分含量较高的秸秆、沥青等工农业废弃物,既利于热解炭颗粒成型, 又改善了颗粒燃料的点火和燃烧性能,成本低廉。
3、本方面的方法工艺简单,安全可靠,就地取材,生产成本低,易于实现生产化操作, 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加工及利用过程无二次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利用生物质热解炭制备颗粒燃料,步骤如下:
(1)热解炭的预处理:①粗筛:用孔径为5mm的振动筛筛选热解炭,把其中的大颗粒 杂质去除;②除金属:将上述筛选后的热解炭,经过除铁器清除金属;③研磨:利用研磨机 械对热解炭中的结团进行研磨,使颗粒均匀,粒度小于1mm。
(2)制备粘结剂:将玉米秸切割或粉碎,使其颗粒度小于10mm,切割或粉碎后堆放24 小时以上,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9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