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醇汽油复合添加剂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9459.5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1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车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开发区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L1/26 | 分类号: | C10L1/26;C10L1/19;C10L1/198;C10L1/222;C10L1/188;C10L1/185;C10L1/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辛向东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醇 汽油 复合 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产品添加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醇汽油复合添加剂。
背景内容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当前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已日趋枯竭,而我国又是一个石油资源贫乏的国家,并且石油用量在日益增加。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国内原油供不应求,1993年进口原油3000万吨,中国再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这个缺口在继续扩大,2000年进口原油已达7000万吨。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到2005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3.17亿吨,其中净进口石油1.36亿吨。到2007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3.5亿吨。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加快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内燃机替代燃料,寻找开拓清洁能源,都是我们的首选上策。因此研究内燃机代用燃料势在必行。内燃机替代燃料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应付石油危机,提高燃料供应的安全性;为石油资源枯竭后燃料品种的平稳过渡做准备,提高现有能源的应用效率,开拓能源应用新领域,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都成为当务之急。
人们在研究中发现,醇类是除石油、天然气以外,内燃机最可代用的燃料在众多的汽车燃料的开发研究中,醇类燃料是替代石油燃料中的新希望,其中甲醇燃料更成为首选。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甲醇汽油,它能节约石油资源,清洁环保,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在我国采用甲醇汽油,每年将可节省汽油上千万吨。因此,推广使用甲醇汽油,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是一项重大的举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国甲醇汽油燃料的开发已有较长的时间。我国从80年代开始也对“M15甲醇汽油掺烧技术”进行了研究,后又进行了M75,M100甲醇汽车道路试验。可见燃用甲醇掺烧汽油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甲醇燃料的原料来源广,制取方式多,可以利用煤炭、天然气、煤层气,可再生生物资源、分类垃圾等制取。我国煤炭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可以用制备甲醇。不论从目前还是长远考虑,煤和天然气都是取代石油作为基础原料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甲醇汽油也存在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如甲醇与汽油混合之后的稳定性;由于甲醇的汽化潜热要比汽油大2-3倍,因而当混合燃料中甲醇含量高时,就会引起冷车启动困难、汽化器外结冰、燃料消耗增高等问题;常温下,甲醇本身的饱和蒸汽压并不高,当它调入汽油中时,调合油的饱和蒸气压显著地增加,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燃料挥发性增加,从而增加了高温下发动机产生气阻的可能性和甲醇汽油在储运过程中的挥发损失。甲醇在生产或储运过程中难免产生或含有少量的有机酸,甲醇燃烧后也会产生少量的甲醛或甲酸,这些对发动机的金属部件会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针对这些问题,各国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但依然不能很好的一次性的解决全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上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助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来提高甲醇汽油储运稳定性、防止相分离的复合添加剂。
本发明的甲醇汽油复合添加剂,由按体积份数计算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由按体积份数计算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
单脂肪酸甘油酯 12-40份
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 4-25份
所述的助溶剂由按体积份数计算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
正丁胺 1-4份
油酸 1-8份;
环己酮 3-10份;
乙二醇丁醚 1-6份;
所述的金属腐蚀抑制剂和钝化剂由按体积分数计算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
二丙炔硫醚 2-12份;
磷酸甲苯二苯酯 1-10份;
所述的蒸汽压调节剂由按体积分数计算的如下原料制备而成:
异戊醛 3-10份;
丁醛 1-8份;
所述的抗氧剂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本发明的甲醇汽油复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将助溶剂正丁胺、油酸、环己酮、乙二醇丁醚按比例加入原料混溶罐中,自然混溶20-30分钟得A液;
(2)在上述A液中按比例加入单脂肪酸甘油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常温常压下搅拌15-20分钟,得B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开发区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济南开发区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94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凹版打样机的尾座结构
- 下一篇:具触控面板的电子装置及其运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