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制桥梁隔板用模具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18875.3 | 申请日: | 2009-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4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姬国强;杨基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04 | 分类号: | B21D5/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0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隔板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T型桥梁生产过程中隔板铁件制作工序用的弯制模具机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使加工工件一次成型的弯制桥梁铁质隔板用模具机。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加工桥梁用隔板铁件的工序,通用的加工流程为:按照尺寸要求利用半自动气割机切割所需钢板并在钻床上钻固定眼,然后用石笔画弯曲位置标记线,沿划线处使用乙炔气切割出一条缝,保留两端各1cm不割开,再使用乙炔气烤钢板两端不断开处,使用专用扳手弯制隔板铁件成固定角度,然后在弯曲面上口焊接防焊接变形的钢筋,电焊工把弯制好的隔板铁件缝用电焊两面焊接,焊接完毕割除防变形钢筋,再进行下道工序的作业。这种隔板铁件制作方式需先用乙炔气割开钢板缝,然后弯制,弯制完后再焊接,既浪费氧气乙炔和电焊条,又需要多道工序完成,效率低下,且严重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简单结构和良好使用性能的弯制桥梁铁质隔板用模具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使用新型的弯制桥梁隔板用模具机,包括一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由一用作工作台的底部平板和与底部平板连为一体的龙门框架组成,所述龙门框架内部设置有一反向固定在龙门框架上的千斤顶,该千斤顶油缸上设置有一可拆卸的上模具,所述底部平板上设置有一和上模具相配的下模具。
本使用新型的弯制桥梁隔板用模具机,所述龙门框架上设置有分别用于固定上模具、加工工件和下模具的上模具定位装置、工件定位装置和下模具定位装置,采用这三个定位装置可把切割好的模板放在下模具上,有相应的定位装置来进行定位,不必每次都重新标定位置,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使用新型的弯制桥梁隔板用模具机,包括有一和龙门框架及上模具相连接用于千斤顶系统回油的弹性装置,增加弹性装置,可方便的把千斤顶的活动杆顺利的顶回,节约了时间。
本使用新型的弯制桥梁隔板用模具机,所述弹性装置为一两端带有挂钩可拆卸的弹簧。
本使用新型的弯制桥梁隔板用模具机,所述上模具、下模具分别为跨中隔板上模具、跨中隔板下模具或端隔板上模具、端隔板下模具,现在的桥梁的隔板有两种型号,采用跨中隔板上模具和跨中隔板下模具的组合及端隔板上模具和端隔板上模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可使隔板一次成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使得隔板的性能提高外观改善;(2)在加工的过程中省去了多道工序,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机构示意图;
图2为上、下端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下跨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龙门框架,3千斤顶,4弹簧,5上模具,6下模具,7上模具定位装置,8工件定位装置,9下模具定位装置,10跨中隔板上模具,11跨中隔板下模具,12端隔板上模具,13端隔板下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所示的机架1有位于底部的底部平板和与底部平板焊接在一起的龙门框架2组成,所示的龙门框架2的前端和后端开口,左侧和右侧的两竖立板和位于两竖立板顶部的平板组成一龙门框架2;所示龙门框架的内部有一反向设置在顶端板上千斤顶3,千斤顶3的规格为200吨,千斤顶3的顶部为一跨中隔板上模具,所示的龙门框架底部平板上设置有一用于和前述跨中隔板上模具相配的跨中隔板下模具,在下模具6上固定需要加工的隔板的原材料,即可加工;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在龙门框架上设置有辅助加工的上模具定位装置7、下模具定位装置9和工件定位装置8,可在无需测量的情况下快速定位加工工件。
本使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钻好安装定位孔的钢板加工工件放入弯制桥梁隔板用模具机的上模具5和下模具6之间,用上模具定位装置7、工件定位装置8和下模具定位装置9分别对上模具5、加工工件和下模具6进行定位,开动电动油泵,给千斤顶3供油,千斤顶3油缸下伸,顶推隔板弯制上模具5下压钢板,压实后千斤顶安全阀泄压,开动电动油泵回油阀,千斤顶回油,弹簧4促使上模具随千斤顶油缸上移,此时可以抽出弯制好的钢板,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8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