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轮胎的钢丝圈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8501.1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9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李勇;戚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5/04 | 分类号: | B60C15/04;B29D30/4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轮胎 钢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丝圈,尤其是一种用于轮胎的钢丝圈。
背景技术
钢丝圈是将轮胎固定到轮辋上的主要部件。现用于充气轮胎特别是载重汽车充气轮胎的钢丝圈通常采用如下方式:
斜交胎一般在成排钢丝绕成的钢丝圈上直接敷贴胎圈填充胶后,用覆胶帘布整体包裹;这样的钢丝圈在成型和硫化过程中易受外部压力导致钢丝圈变形或松散,且钢丝圈与外部胎胶结合性差。
子午胎一般在钢丝圈外表面用覆胶帘布条螺旋缠绕覆盖,然后对钢丝圈预硫化;致使生产工艺烦琐且需专用设备,造成轮胎成本高,同时,钢丝圈与其他部件之间粘合力低,从而引起轮胎胎圈的早期损坏。
或者,有些子午胎在钢丝圈外表面用钢丝圈用钢丝螺旋式缠绕,这虽然解决了上述钢丝圈的变形以及结合性差等问题,但其对于保持钢丝圈的断面形状效果仍然不够理想,钢丝圈中的钢丝束极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滚动。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钢丝圈以更好的解决钢丝圈芯的形状保持以及缠绕物固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致力于更好的解决钢丝圈芯的形状保持以及缠绕物固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轮胎的钢丝圈。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轮胎的钢丝圈包括一个由覆胶钢丝绕成的环状钢丝圈芯,一条螺旋式缠绕在钢丝圈芯外表面的单根钢丝或单根芳纶纤维,以及,固定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两端的胶片或覆胶帘布。
上述胶片或覆胶帘布先把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的一端固定在环状钢丝圈芯上,待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沿钢丝圈芯螺旋式缠绕整个钢丝圈芯后逐圈径向缠绕以固定其另一端。
上述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沿钢丝圈芯螺旋式缠绕后沿钢丝圈芯圆周方向的长度大于钢丝圈芯的周长,并且其两端相距5-30cm。
上述固定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两端的胶片或覆胶帘布在钢丝圈芯圆周上径向缠绕至钢丝圈所在平面时与钢丝圈上缠绕中心点处切线呈20°-75°角。
上述环状钢丝芯的断面为四边形或六边型或八边形或圆形,由成排钢丝或单根钢丝绕成。
上述钢丝圈芯的钢丝直径为0.5~2.5mm;和/或,所述钢丝的断裂强度1500N;和/或,上述在钢丝圈芯外表面螺旋式缠绕的单根钢丝直径为0.15~0.5mm或芳纶纤维直径在0.5~1.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的钢丝圈具有较好的形状保持性能,在加工中易于加工并提高了轮胎产品的成品率;同时,提高轮胎产品胎圈部位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钢丝圈结构图;以及
图2是图1方式中工字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子午轮胎产品生产中钢丝圈芯较好的形状保持以及缠绕物牢固固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丝圈。接下来具体说明该钢丝圈。
图1示出本发明的钢丝圈结构图。该钢丝圈包括一个由覆胶钢丝绕成的环状钢丝圈芯1、一条螺旋式缠绕在钢丝圈芯外表面的单根钢丝或单根芳纶纤维2以及固定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两端的胶片或覆胶帘布3。
在本发明中,采用由覆胶钢丝绕成环状钢丝圈芯,比绕成钢丝圈芯然后覆胶的效果更好。因为每一圈钢丝在缠绕过程中都覆上胶,使胶体在钢丝之间的填充更均匀,成型后联结更紧密并不易变形或发生相对滚动。
另一方面,用来保持钢丝圈芯形状的单根钢丝或单根芳纶纤维,缠绕在钢丝圈芯外表面。这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到的,通过多次实验证明,钢丝或芳纶纤维是较佳的缠绕固定物。钢丝太粗,刚性过大,不利于保持钢丝圈芯的形状。所以该钢丝的参数是明显不同于缠绕钢丝圈芯钢丝的。而芳纶纤维与目前轮胎用钢丝、涤纶、锦纶等相比,具有强度高,变形小,热收缩低,高耐热、蠕变极小等优点,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模量是钢丝的2倍,相对密度仅为钢丝的1/5,分解温度为560度,既具备合成纤维的弹性又具备钢丝的刚性。因此,它比普通的钢丝具有更多的优越性,缠绕后局部形状保持效果好。本发明采用该种材料于轮胎钢丝圈生产中,具有极佳的效果。
上述胶片或覆胶帘布3先把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2的一端固定在环状钢丝圈芯1上,待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2沿钢丝圈芯1螺旋式缠绕整个钢丝圈芯后逐圈径向缠绕以固定其另一端。
上述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2沿钢丝圈芯1螺旋式缠绕后沿钢丝圈芯圆周方向的长度大于钢丝圈芯1的周长,并且其两端相距5-30cm。
上述钢丝圈芯1的钢丝和/或螺旋式缠绕的钢丝2均为镀铜钢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8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