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陆两栖小汽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18399.5 | 申请日: | 200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0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任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树华 |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栖 小汽车 | ||
技术领域:本项目属于运输机械领域。
技术背景:现代汽车技术越来越成熟和完善,然而真正的水陆两栖汽车却屈指可数。有人提出了水陆两用作业运输船、水陆两用车等方案,但都未能有效地解决较多地载客问题。最近有报道出现了水陆两栖大客车,但其核心技术尚未公开。
本人已经申报了不会沉没的水陆两栖汽车船项目,专利申请号:2008101381113。该项目公开的内容是:在船型外壳内安装发动机和变速箱,在船型外壳下面安装前桥、后桥及行走机构、转向机、螺旋桨;在船型外壳内有一个夹层船底;船底有一个外向洼陷用于安装变速箱。船型外壳有十二个内向洼陷。前部底部一个洼陷安装转向机;船尾下部一个洼陷安装螺旋桨;底部前后桥差速器上方各一个洼陷作为差速器振动的空间;底部四角各一个洼陷是轮胎的位置;船玄下方四角各一个洼陷是车灯的位置。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传给变速箱,变速箱有三个输出动力的轴,在陆地作为汽车使用时,只有后桥传动轴工作,通过后桥驱动汽车前进;在水面作为汽船使用时,只有螺旋桨传动轴工作,通过螺旋桨驱动汽船前进;出入水面时,后桥传动轴和前桥传动轴同时工作,使用双桥驱动以提高通行能力。发动机后方是通风管道;在发动机及通风管道的两侧,有六个密封仓;在驾驶室前部船玄以下,座位下面及后排靠背后面,有三个密封仓;有的密封仓有密封门,兼作储物仓。发动机散热的空气由前部甲板上的进风口进入,由尾部的出风口排出,发动机排气管的末端安装在出风口中;通风管道的上壁(加层船底)设有三个活门,以便发动机、变速箱和螺旋桨传动轴的维修或拆装。转向机的轴杆通过船底处和变速箱的三个输出动力的轴在通过垂直于船底的凹陷立面处,都重叠安装轴承和水封,水封在外侧;汽船转向是通过安装在刹车圆盘上的舵片实现的。实施该项目,需要改造变速箱,使之具有三根输出动力的轴。
发明内容:本项目是为了拓展不会沉没的水陆两栖汽车船的使用领域,使之适合水陆两栖小汽车而设计,其特征是,由发动机、变速及传动机构、行走机构、转向机构、外壳、龙骨、夹层车底和由隔板分割成的发动机仓、车厢、车门、后备厢及多个密封仓构成。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变速及传动机构、行走机构及水上驱动机构转变为小汽车在陆地或水上行驶的驱动力。水陆两栖小汽车在水上行驶时的转向是通过安装在前轮制动器卡钳上的舵片实现的。
所述的发动机是安装在龙骨上的,龙骨上有固接的发动机座,发动机座穿过夹层车底,龙骨与发动机座固接完成后,将夹层车底钢板与龙骨做严密焊接,不使漏水。
所述的车门采用圆角车门的设计方案,车门与门框的密封是采用环形气囊,环形气囊位于车门与门框的缝隙中,环形气囊用强力胶粘贴在门框上,大客车下水前,关好车门后为环形气囊充气,可以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所述的夹层车底有一个向下的洼陷,里面安装有变速箱、分动箱和排水泵;夹层车底位于两排座位的部分有两个向上的凹陷,其中前面的向上的洼陷的前立面与安装有变速箱、分动箱和排水泵的向下的洼陷的后立面和外壳车底作为安装后传动轴和排气管的洼陷的立面是重合的;并且外壳车底作为安装后传动轴和排气管的洼陷的上部平面与夹层车底是重合的;但是安装前传动轴的外壳车底的洼陷较浅,它与夹层车底是不重合的。
所述的发动机的排气管与夹层凹陷立面严密固接,排气管在夹层凹陷立面的两侧各有一个连接盘,连接盘与排气管的前后两部分通过连接盘严密连接,不使车厢进水。发动机的排气管通过夹层车底的凹陷立面处与凹陷立面做严密固接;排气管尾部成三通状,并设有两个阀门。
所述的龙骨是用槽钢制作的与普通汽车的车架基本相同的一体结构,龙骨与外壳车底牢固焊接在一起。龙骨的前后两端穿过外壳钢板与保险杠固接,固接完成后,将外壳钢板与龙骨严密焊接成一体,不使漏水。
所述的发动机盖下面和车厢顶棚也设有密封仓。
所述的后备箱的盖设计成密封门,成为一个大型密封仓,同时兼作储物仓。
所述的车厢的顶棚上设有四个扶手;前后风挡都可以开启,前后风挡的左右两侧都有挂钩,前后风挡开启后可以钩住棚顶上面的扶手。
本项目的有益效果是,水陆两栖小汽车可以象船一样在水上行驶,并且还能确保乘员生命安全的。她必将会给交通运输业,尤其是旅游业带来革命性进步!在水中即使倾覆也不会沉没的特质,爬山涉水风雨无阻的彻底的两栖功能,为公务用车和小团体旅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水陆两栖轿车的正视透视图;
图2为水陆两栖轿车的俯视图;
图3为水陆两栖轿车的前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树华,未经任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8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