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盐酸氨溴索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17901.0 申请日: 2009-08-11
公开(公告)号: CN101622989A 公开(公告)日: 2010-01-13
发明(设计)人: 李杜;王玉军;宗硕;袁香英;孙波;耿伟;耿洪彬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美罗福农化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33/08 分类号: A01N33/08;A01N53/08;A01N43/90;A01N51/00;A01N47/40;A01N37/38;A01N53/06;A01N43/56;A01N47/38;A01P7/04
代理公司: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会祥
地址: 256209***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有 盐酸 氨溴索 农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许多危害作物的昆虫随着进化,有了分泌粘液进行自我保护的器官,如介壳虫、稻纵卷 叶螟、梨木虱等,这些害虫分泌粘液之后,对自身形成致密的保护层,使一般农药难以穿透, 防治效果极不理想,每年因此造成的减产、绝产损失巨大。

介壳虫繁殖能力强,一年发生多代。介壳虫大多数具有蜡腺,虫体上被有蜡质分泌物, 抗药能力极强,一般药剂难以进入体内。介壳虫危害的植物很多,如果树、林木、花卉等。 介壳虫群居在枝条上吸吮汁液,发生严重时,枝条被虫体覆盖,并可重叠成层,被害枝条凹 凸不平,树叶枯黄、早落,重者整枝或整树枯死,危害极为严重。

梨木虱是危害梨树的主要害虫,主要以若虫刺吸叶片汁液,也可危害果实。若虫多在叶 片背面危害,常分泌粘液将2片或几片叶粘在一起,使叶片变黑提早脱落,危害果实后,分 泌的粘液,使果实表面出现霉污,使梨大幅度减产的同时,果实的品质下降,商品价格降低。

对于以上为代表的分泌粘液类的昆虫,现有的农药由于不能渗入害虫表面的分泌粘液后 形成的蜡质层,而不能有效的进行防治。近年来,以有机硅为代表的高渗剂的应用,虽取得 不错的防治效果,但还是不能完全使药进入虫体,因此寻找一种能迅速分解害虫分泌粘液, 融解蜡质层的物质,正成为有效控制该类害虫危害的突破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盐酸氨溴索和农药原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有盐酸氨溴索的农药组合物,原料组份质量百分比为:

盐酸氨溴索    2-5%,

农药原药      0.5-30%,

溶剂          55-87.5%,

乳化剂        8-12%。

其中农药原药选自阿维菌素、苦参碱、甲维盐、吡虫啉、啶虫脒、氰戊菊酯、氯氰菊酯、 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或茚虫威之一或组合;优选阿维菌素。

溶剂选自甲醇、甲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或丙酮,优选甲苯。

乳化剂选自吐温8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脂肪醇聚氧 乙醚,优选吐温80。

上述农药原料组份中的盐酸氨溴索含量优选为2-3wt%。

上述农药原药可以是现有的各种市售杀菌有效成分,本发明不做特别限定。农药原药含 量优选2-20wt%。

盐酸氨溴索,其化学名称为反式-4-[(2-氨基3.5-二溴苄基)氨基]环已醇盐酸盐,具 有粘液排除促进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

阿维菌素,其化学名称为2,6-双脱氧-4-O-(2,6-双脱氧-3-O-甲基-a-L-阿拉伯糖基-吡 喃已基)-3-O-甲基-a-O-甲基-a-L-阿拉伯糖基-吡喃已基[氧 化]-3′,4′,5′,6,6′,7,10,14,15,17a,20,20a,20b-十四氢-20,20b-双羟-5′,6,8,19- 四甲基-6′-(1-甲丙基)螺旋[11,15-甲撑-2H,13H,17H-呋喃]4,3,2-pq,2,6[苯并双氧环八 癸炔]-吡喃-17-酮,是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是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的天然产物,对 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但对叶片有很强的渗 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持效期长。

苦参碱,分子式:C15H24N2O,分子量:248.37,

纯品为白色粉末,属于光谱高效的植物源杀虫剂,害虫接触药剂后可使神经中枢麻痹, 蛋白质凝固堵塞气孔窒息而死。

甲维盐,化学名称为4″-表-4″-脱氧-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一种高效 的AVM类杀虫剂,主要是胃毒作用,并兼有一定的触杀作用,不具有杀卵功能。对防治蔬菜 区小夜蛾、甜菜夜蛾、棉区棉铃虫、斜纹夜蛾等有较好的效果。

吡虫啉,化学名称为1-(6-氯吡啶-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 基胺,是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上的刺吸 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蓟马、白粉虱及马铃薯甲虫和麦秆蝇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美罗福农化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美罗福农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7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