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JW导入式磁悬浮倍捻节能锭子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7416.3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2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伟;许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伟 |
主分类号: | D01H7/86 | 分类号: | D01H7/86;D01H7/04;D01H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jw 导入 磁悬浮 节能 锭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尤其是一种纺织用细纱机上的导入式磁悬浮倍捻节能锭子。
背景技术
环锭细纱机是一种将纺制好的粗纱,经退绕、牵伸、加捻、卷绕成型纺制成纱的机械。装在吊锭上的粗纱经退绕,经过导纱杆、喇叭口进入牵伸区,牵伸后的须条穿过导纱钩、钢领上的钢丝圈,卷绕到紧套在锭子上的筒管上。在锭子带动下筒管高速旋转,纱线的张力拖动钢丝圈沿钢领回转,此时,纱线一端被前罗拉钳口握持,另一端又在钢丝圈带动下绕其本身轴线回转,钢丝圈回转一周,使钢丝圈到前罗拉钳口获得一个捻回,由于钢丝圈在钢领跑道上受到的摩擦阻力与空气阻力,使钢丝圈速度滞后于锭子速度,两者的速度差便产生了卷绕。同时,由于钢领钢丝圈随钢领板的运动而上下升降,使细纱沿着筒管的长度方向进行圆锥形卷绕。其适纺性强,成纱质量好,可纺纱支高。就其纺纱原理而言,具有许多优点。但因在纱线的带动下钢丝圈在钢领上高速回转,钢丝圈极易烧毁;钢丝圈在钢领跑道上所受到的摩擦阻力与空气阻力,以及纱线气圈所受到空气阻力(统称纺纱张力),随速度的增加而加大,当纺纱张力大于纱线强力时,造成断头,这些都限制了锭子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并且管纱随锭子高速转动,会突显高速运转和大卷装的矛盾。这些矛盾制约了传统环锭细纱机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JW导入式磁悬浮倍捻节能锭子,能直接在细纱机上生产出筒纱,可淘汰常规纺纱流程中的络筒机,优化纺纱工艺。它既能应用于新制细纱机的生产,也能对现有细纱机进行改造,还能应用于合股加捻。在大幅度增加产品产量、减少用工、降低耗电量的同时、并相应提高的产品质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JW导入式磁悬浮倍捻节能锭子它有锭座、锭杆、导纱管、双轴承,导纱管内孔与锭杆内孔相通,紧密套装在双轴承上的套管,套管上方固定有陶瓷环,能在套管上下滑动不能相对转动的托盘,托盘侧方固定有内永久性磁铁,外永久性磁铁通过内永久磁铁将托盘吸住,托盘上方分别有滚筒座与筒管支架座,滚筒座上分别装有滚筒轴和双向螺杆,滚筒轴上固定有滚筒、轴承、齿轮和旋转盘,双向螺杆上装有导纱嘴,轴承和齿轮(也可直接装槽筒代替滚筒与双向螺杆),筒管支架座上装有筒管支架,筒管支架上装有筒管,筒管与滚筒(槽筒)相接触,滚筒轴上装有的齿轮与双向螺杆上的齿轮相啮合,滚筒轴上的旋转盘与伺服电机上的旋转盘相对应,各旋转盘上镶嵌有多块永久性磁铁(按N、S、N、S间隔排列),利用了磁悬浮列车的驱动方式前吸后驱的原理,当伺服电机旋转时带动滚筒同步转动;托盘下方固定的环形永久性磁铁与龙筋上吸附的环形永久性磁铁同极相对,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托盘(包括托盘上所有物体)向上浮起,随着上浮距离的扩大,其相斥力相对减弱,当相斥力等于托盘及托盘上的所有物体所受的重力时,托盘悬浮不动,此时,托盘及托盘上的所有物体的重量压在龙筋上,倍捻锭子上只负载有套管与导纱管,负荷大幅度降低。
JW导入式磁悬浮倍捻节能锭子,采用了磁悬浮列车的2项先进技术。
1采用了磁悬浮列车的基本原理磁悬浮
2采用了磁悬浮列车的驱动方式前吸后斥(前牵引后驱动)
采用上述结构的JW导入式磁悬浮倍捻节能锭子,改变了传统的环锭纺纱方式,能直接在细纱机上生产出筒纱,淘汰了常规纺纱流程中的络筒机,优化纺纱工艺。
在细纱机纺制纱线时,须条从前罗拉吐出经导纱管上方的陶瓷环进入导纱管,经锭杆内孔从套管上的陶瓷环穿出,经导纱嘴(或直接经槽筒沟槽)卷绕到滚筒(或槽筒)摩擦传动的筒管上,调整伺服电机的驱动程序,使其带动滚筒(或槽筒)旋转的卷绕速度与前罗拉输出须条的速度随时保持一致。且因倍捻锭子的特性,其旋转一圈加两个捻度,同等转速下产量提高一倍以上。
在合股加捻时,2根或2根以上的纱线分别从供纱筒子引出经张力器后并线合股,并线合股后的纱线经陶瓷环进入导纱管,从套管上的陶瓷环穿出,经导纱嘴(或直接经槽筒沟槽)卷绕到滚筒(槽筒)摩擦传动的筒管上,调整伺服电机的驱动程序,使其卷绕速度能满足捻度设计要求。
1因制约锭子提速的钢领钢丝圈被取消,使锭子提速变为可能;且同等转速下产量提高一倍以上;直接纺制成筒纱,降低了落纱停台,增加了产出效率。因此产量将大幅提高,为传统环锭纺纱的3-4倍。
2因纺纱时气圈在封闭环境导纱管内,纺纱张力基本消失,纺纱断头现象降到最低。
3取消了钢领、钢丝圈,减少钢丝圈在高速旋转时对纱线的摩擦,使产品质量得以提高;使飞花减少,车间环境好转,反过来又使质量好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伟,未经王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7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面板
- 下一篇:应用于逆流色谱仪的流通软管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