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多孔膜的冻胶连续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7279.3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8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任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意 |
主分类号: | B01D71/26 | 分类号: | B01D7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山东省莱芜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多孔 连续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多孔膜的生产方法,属于多孔膜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多孔膜的冻胶连续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多孔膜是含有微孔的薄膜状材料,它广泛应用于非水电解液电池隔膜、电容器隔膜、各种分离膜、水处理膜等的制作上。
如在各种类型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便携式能源,主要用于交通工具和其他移动设备,按照其使用燃料的种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氢气作为燃料的氢氧燃料电池:另一类是以醇类(主要是甲醇)为燃料的醇类燃料电池。用多孔膜做成的质子交换膜中,聚合物电解质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分离反应气体和将质子由阳极导向阴极。全氟磺酸膜用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时,存在严重的透醇现象,甲醇通过质子交换膜渗透到阴极,同氧气发生不产生电流的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造成了燃料的浪费,影响了电池的整体性能;同时,质子交换膜的合成主要是通过多孔膜的改性,但是很难降低成本,提高燃料电池的输出性能,这是因为要保持质子交换膜良好的物理性质,必须选用性能优异的基底材料,但是这样的材料通过化学试剂处理往往难于进行改性。由于所用的全氟磺酸膜的价格昂贵,合成工艺较为复杂,这些都制约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
对于聚烯烃微多孔膜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溶剂法、拉伸开孔法、热致相分离法等。溶剂法,是将聚烯烃和溶剂加热熔融混合成均一溶液,该溶液经挤出机的模头挤出,并在铸片辊上冷却铸成厚片,把这种厚片经双向拉伸成薄膜,再经抽提剂洗脱其中的溶剂,然后通过热处理得到聚烯烃微多孔膜。由于厚片为块状,不能连续生产,且孔径不均匀,膜的强度较低,商业利用价值较低。
也有制作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多孔膜的方法,如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提出的中国专利申请:《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多孔膜的方法》,申请号200610113814.1,公开号CN101164677A,申请日2006.10.18,公开日2008.04.23。这种生产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连续生产,没有商业使用价值,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多孔膜的孔径不均匀,空隙率较低,膜的强度较低,容易破损,严重制约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容易控制,能连续生产的,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多孔膜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多孔膜的冻胶连续生产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多孔膜的冻胶连续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连续制造完成:
(1)、将分子量为300万-7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溶剂和添加剂混合成均一物料:
所述的溶剂的加入量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重量的70-94%;
所述的添加剂加入量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重量的0.01-0.1%;
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料、溶剂和添加剂分别称量,同时输送到在线高剪切乳化机均化,控制温度保持在30-60℃;
(2)、将所得到的均化物料制成冻胶膜:
把所得到的均化物料送至双螺杆混炼挤出机组,再经喷膜机的模头喷出,进入水槽内冷却成型,成为冻胶膜,控制喷膜机的温度保持在250-260℃,控制水槽的温度保持在10-30℃;
(3)、将所得到的冻胶膜进行双向拉伸制成冻胶薄膜:
所得到的冻胶膜经牵伸机向前牵引的同时进行双向拉伸,双向拉伸的温度控制在30-60℃,纵向拉伸倍率为2-8倍,横向拉伸倍率为2-6倍,从而制成冻胶薄膜;
(4)、将所得到的冻胶薄膜牵引至萃取槽中,用萃取剂去除溶剂后,制成多孔薄膜:
冻胶薄膜经牵引进入萃取槽中,萃取槽中的萃取剂将冻胶薄膜中含有的溶剂去除,制成多孔薄膜,温度控制在20-40℃,连续萃取时间为3-5分钟,萃取完成后,生成的溶剂和萃取剂的混合溶液进行分离、回收,以便重复利用;
(5)、干燥:
多孔薄膜经牵伸机送至干燥机中干燥,保持干燥温度40-45℃,连续干燥时间为2分钟;
(6)、双向拉膜热定型,制成多孔膜:
干燥后的多孔薄膜在145-155℃的温度下进行双向拉伸,纵向拉伸倍率为1-4倍,横向拉伸倍率为1-3倍,制成多孔膜,最后缠绕成卷,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应用领域对多孔膜的要求,确定双向拉伸的拉伸倍率,根据需要的长度和宽度,自由裁切。
本发明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溶剂为矿物白油。
所述的添加剂为B225抗氧化剂。
所述的萃取剂为二氯甲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意,未经任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7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