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山路的汽车制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6883.4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4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肇泰;赵崇悦;刘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肇泰 |
主分类号: | B60T13/36 | 分类号: | B60T1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42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山路 汽车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上使用的制动部件,具体地说就是一种适用于山路的汽车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先进了。但是,尽管从绳索进化到液压,再进化到电动,却仍然没有摆脱盘式和鼓式两种既有的以摩擦力作为制动力的方式。
我们国家有很多汽车常年行驶在高山崇岭中,公路的坡度不但大而且还很长。所以,常年在山区运行的汽车都要有一个水箱,里面灌满用于冷却的清水,每到下坡的时候就要一直用水冷却刹车毂,否则就会因刹车毂发热而发生事故。甚至还要在半路修专门用于冷却的水池,汽车要经常到水池里冷却刹车毂。不但影响了行车的速度,而且刹车皮子还要经常更换。
那么,能不能改变一下传统的制动方式,既能延长刹车皮子的使用时间,又能保证行车安全?甚至还能把下坡时产生的动能转化成动能而加以使用呢?
本发明就是试图突破传统制动方式的一种尝试。
发明内容
我们知道,汽车下坡时在自重的作用下车轮会自动滚动,本发明就是利用汽车的这一动能带动一台(当然最好是多台)空气压缩机(该空压机既可以是活塞式的也可以是罗兹鼓风机之类),下坡时空气压缩机在车轮的带动下产生压缩空气,该压缩空气产生的阻尼作用可以减缓车轮自转的速度,同时把压缩空气保存到贮气筒里。推论可知,如果压缩空气产生的阻尼力足够大的话,当然就会阻止车轮旋转。等到上坡的时候,再把贮气筒里的压缩空气引导到空压机里,于是又可以辅助推动车轮旋转了。
图纸说明
图1是整个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该装置的电气控制示意图
图3是更理想的制动装置中空压机进出气口的阀门配置图
图中;1是气压安全阀;2是贮气筒;3是贮气筒的气管;4是空压机与大气连接的通道;5是双向电磁阀内的活塞在汽车下坡和滑行时的位置;6是双向电磁阀;7是双向电磁阀内的活塞在汽车上坡时的位置;8是罗兹鼓风机;9是另一个双向电磁阀内的活塞在汽车上坡或滑行时的位置;10是汽车下坡时双向电磁阀内活塞的位置;11是双向电磁阀;12是空压机与大气连接的通道;13是空压机与贮气筒连接的通道;14是空压机出气口安装压力阀用的管堵;15是贮气筒上的气压监测装置。
Jc1、jc2是油门踏板位置检测装置,jc3、jc4是制动踏板位置检测装置,Jc5是贮气筒气压检测装置。6-1、6-2,11-1、11-2是控制空压机进出气口的双向电磁阀。
3-1是与大气相通的空压机进气口;3-2是进气口双向电磁阀内的活塞在上坡时的位置;3-3是下坡时的位置;3-4是进气口的双向电磁阀;3-5是出气口的双向电磁阀内活塞在下坡时的位置;3-6是出气口的双向电磁阀内活塞在上坡时的位置;3-7是出气口的双向电磁阀;3-8是与大气相通的空压机出气口;3-9是与贮气筒相连接的空压机出气口;3-10是空压机出气口的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3-11是活塞位置调节杆;3-12是出气口电机所带动的活塞;3-13空压机进气口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3-14是活塞位置调节杆;3-15是活塞;3-16是与贮气筒相连接的空压机进气口。
实施方案
如果是载重汽车可以考虑多安装几个小型空压机,每个都分别与车轮相关联;如果是小型汽车就可以考虑少安装几个,而且可以直接与动力输出轴相关联。
从示意图1可以看出,当汽车上坡时,双向电磁阀线圈6-2和11-1动作,电磁阀6内的活塞处于7的位置,而双向电磁阀11内的活塞则处于9的位置。这时,贮气筒内的压缩空气便可以进入空压机,从而推动空压机内的叶片或活塞运动,做完功的空气直接排到大气中,而这一运动的结果就是推动汽车轮子转动。即便并不能产生多大动力,起码可以消除空压机运转所要消耗的动能。也就是说,汽车安装了本发明以后,并不会增加额外的动力消耗。当然,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汽车还在半坡而贮气筒内的压缩空气却几乎用完了,如果再继续让贮气筒与空压机相连接就会产生负压,那就将消耗大量的动力。所以,我们在贮气筒上安装了压力检测器14,当微电脑检测到贮气筒内的气压降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发出指令,命令双向电磁阀线圈6-1动作,带动活塞运行到5的位置,从而使空压机的进排气口都直接与大气相通,最大限度地减少动力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肇泰,未经王肇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6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