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频采集和生物面部识别的车辆防盗方法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16742.2 | 申请日: | 2009-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6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麦特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5/00 | 分类号: | B60R25/00;B60R25/10;G06K9/00;H04N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6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频 采集 生物 面部 识别 车辆 防盗 方法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视频采集和生物面部识别的车辆防盗方法及装置。
(二)、背景技术
近年来,车辆被盗、车内财物被盗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人们提出了种种技术解决方案和防范措施,以解决汽车被盗问题。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汽车防盗器面世,这些汽车防盗器产品都是以锁住方向盘、离合器、排档杆等部件,或安装报警器,或采用锁芯式防盗,也起到了一定的防盗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技术盗车贼在熟知防盗器材性能后,从破坏防盗装置到开锁,乃至发动后开走汽车,最多不过两三分钟的时间。对于偷窃车内物品的不法分子,完成盗窃过程不过几秒钟的时间,对于此种犯罪,即使单一GPS车辆防盗器也无济于事。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视频采集和生物面部识别的车辆防盗方法及装置,通过生物面部特征比对确定是否允许启动车辆;并在车辆受到冲击或者非法侵入时采集视频数据,及时报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视频采集和生物面部识别的车辆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
车主首先通过红外摄像头采集允许驾驶人员的面部图像,进行面部特征提取,连续提取两次以上面部特征进行平均,将平均后的特征数据保存在嵌入式计算机中注册;驾驶人员开车前,通过红外摄像头采集一幅图像,进行面部特征提取,将提取的面部特征与注册的面部特征进行比较,如果数据相符,则允许车辆启动,如果数据不相符,则禁止车辆启动;
驾驶人员离开车辆后,当车门被非法打开或者车辆振动时,安装于车辆上的防盗传感器触发报警信号;所述的报警信号通过CAN总线以数据的形式通知给车辆中的嵌入式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通过视频采集模块控制与嵌入式计算机相连接的红外摄像头进行拍照,并将拍摄的图像保存在存储器NANDFLASH内,车主通过液晶显示LCD查看拍摄的图像;在拍照的同时嵌入式计算机通过GPRS通讯模块将报警信息和图像数据实时发送到控制中心。
一种基于视频采集和生物面部识别的车辆防盗装置,包括红外摄像头,视频采集模块,嵌入式计算机,生物面部识别模块,车辆启动模块,防盗传感器,NANDFLASH,GPRS通讯模块,控制中心和图像显示LCD,其特征在于:防盗传感器与嵌入式计算机通过CAN总线连接;控制中心通过GPRS通讯模块与嵌入式计算机连接;NANDFLASH、图像显示LCD分别与嵌入式计算机连接;生物面部识别模块分别与嵌入式计算机、车辆启动模块、视频采集模块连接;红外摄像头与视频采集模块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以生物面部特征比对装置作为车辆启动的密码锁,车辆的非法使用者即使有车辆的钥匙也无法发动车辆。并且能够对非法使用车辆和盗窃车内财物以及对车辆的破坏过程进行视频采集,留下必要的证据,并能及时向控制中心报警。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防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生物面部特征提取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生物面部注册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生物面部识别启动车辆的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该车辆防盗装置包括嵌入式计算机13,用于监视车辆内外环境的红外摄像头11,安装于车内后视镜上的通过旋转收缩和伸出的图像显示LCD20,采集振动和车门信号的防盗传感器16,用于与外界通讯的GPRS通讯模块18,用于生物面部特征提取和比对的生物面部识别模块14。
防盗传感器16与嵌入式计算机13通过CAN总线连接;控制中心19通过GPRS通讯模块18与嵌入式计算机13连接;NANDFLASH17、图像显示LCD20分别与嵌入式计算机13连接;生物面部识别模块14分别与嵌入式计算机13、车辆启动模块15、视频采集模块12连接;红外摄像头11与视频采集模块12连接。
图1中的虚线框10以内的部件安装于车辆的内后视镜内,红外摄像头11隐藏安装在内后视镜的上方,周围是发射红外光线的二极管灯,从而实现在无光线的情况下拍照车内外的图像。
中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301系列图像处理芯片的网络红外摄像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麦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麦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67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