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粉末冶金气门导管的材料配方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16577.0 | 申请日: | 2009-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舜昌;曹刚;王春刚;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城市同翔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 |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曰俊 |
| 地址: | 262200山东省潍坊市诸城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粉末冶金 气门 导管 材料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制造工艺,具体地说,涉及高耐磨性粉末冶 金气门导管材料的配制原料。
背景技术
气门导管是一种常规机械零件,可应用与汽车发动机中,平均每 台发动机需要8根。目前在汽车发动机中使用的气门导管系采用球墨 铸铁或者粉末冶金气门导管。由于汽车对发动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和无 铅汽油的普遍应用,高耐磨性气门导管市场非常需要,但由于该技术 主要掌握在国外先进国家手中,国外厂商只提供产品,不提供材料配 方。由于进口产品的因素,因此,其价格较高,无法降低汽车变速箱, 乃至汽车成本。
为了降低成本,我们根据发动机对气门导管的性能要求,对这种 高耐磨性粉末冶金气门导管配方进行了研制,最终使该气门导管得以 国产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气门导管的配制原料, 它能有效的降低气门导管的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气门导管材料配制原料如下:
该原料包括水雾化铁粉、铜粉、磷铁粉、石墨粉和微细石蜡粉, 其中铜粉的含量为1.0-2.0%,磷铁粉的含量为0.2-0.5%,石墨粉的 含量为0.6-1.0%,微细石蜡粉的含量为0.8%,剩余部分均为水雾化 铁粉。
根据本发明上述工艺制造的气门导管能满足汽车发动机对气门 导管的性能要求。并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能满足零件的机械性能要求。 下列表中列出了汽车发动机对气门导管的产品要求参数和本发明的 材料配方制造的气门导管性能实测值。从表中可以看出,实测值均达 到了产品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气门导管的配制原料。
本发明的材料配方如下:该原料包括水雾化铁粉、铜粉、磷铁粉、 石墨粉和微细石蜡粉,其中铜粉的含量为1.0-2.0%,磷铁粉的含量 为0.2-0.5%,石墨粉的含量为0.6-1.0%,微细石蜡粉的含量为0.8%, 剩余部分均为水雾化铁粉。
该利用上述的材料的配制原料,可以采如下的制造方法制造高强 耐磨性粉末冶金气门导管。
首先是原料准备步骤。本发明中,制造气门导管的主要原料为水 雾化铁粉,其余为辅料:铜粉、磷铁粉和石墨粉,铜粉的含量为 1.0-2.0%,磷铁粉的含量为0.2-0.5%,石墨粉的含量为0.6-1.0%。 另外,还包括微细石蜡粉,作为润滑剂,其含量为0.8%。当然,剩 余部分为主料,即基粉,在水雾化铁粉中,铁的含有为99%以上。
然后混料步骤,将上述原料进行混合:
压制步骤,将经过上述混料步骤的原料置于模具之中,并进行压 制,形成压坯,所述压坯的密度在6.85g/cm3以上;
烧结步骤,将上述压坯置于高温网带上,在600℃至700℃的范 围内预加热,然后在1140±20℃的范围内,进行烧结;高温网带是 一个移动的网带,高温由电炉提供,改变网带的移动速度,可以调整 烧结时间。
然后是内控精整步骤,将烧结后的压坯置于精整模具之中,并进 行通过式精整;再进行后续机械工艺,然后进行表面倒角处理,得到 气门导管。
上述的烧结气氛最好在氮气和分解氨的环境下进行。
作为一个对比例,本发明的试验中,曾采用另一种配方的混合粉 作为材料配方,是日本神户制钢的一种专门制作气门导管的成品原 料,主要成分为Fe、Cu、Ni、C,价格是我们自己配方的1.6倍。经 测试,对二种材料进行物理测试及工艺试验,其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 (其中1#为本发明的配方;2#为上述对比例的配方):
从上表格数据可看出,两种材料的最终性能虽基本相同,但2# 材料的压缩性能明显差于1#材料,这对高密度零件的压制,将受到 很大限制。同时2#材料的价格远远高于1#材料。综合各项指标,本 发明的材料配方最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城市同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诸城市同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6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