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气滞食积寒结型腹痛病的中药药物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15930.3 | 申请日: | 2009-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4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 发明(设计)人: | 韩树华;葛明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树华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4;A61P29/00;A61K3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005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气滞 食积 寒结型 腹痛 中药 药物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气滞食积寒结型腹痛病的中药药物。
背景技术腹痛,系指以腹部疼痛为主的症候。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如气滞、血瘀、虫病、积聚、热实结肠、寒结及寒客中焦。对于由气郁食滞,阻塞胃肠,腑气不通而引起的气滞食积寒结型腹痛病,目前的治疗的药物主要有食母生和止痛西药,食母生虽然有助于消化,但对此病治疗效果差;止痛西药有止痛作用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治疗效果差、有一定副作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标本兼治、无副作用的治疗气滞食积寒结型腹痛病的中药药物。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气滞食积寒结型腹痛病的发病机理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古、今药理研究成就,从祖国医学宝库中,筛选出补元固本、扶正祛邪的天然中药,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使其发挥消食化滞、散寒通腑的作用,对气滞食积寒结型腹痛病有治愈的功效。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
党参9附子8干姜9当归10大黄15芒硝15木香9槟榔9玄胡10大曲20甘草6
将上述各组分按常规方法制成中药药物汤剂,依次按下述步骤完成:
1)煎煮:将上述诸药放入不锈钢锅内,按药物总量的1∶2加水文火煎煮,沸后20分钟,将药液滤出,再按药物总量的1∶1加水文火煎煮,沸后20分钟,将药液滤出;
2)装瓶:将两次滤液混匀后装入事先已消毒的瓶子内密封;
3)消毒:将药液瓶放入高压锅内杀菌20分钟,即得本发明中药药物汤剂。
本发明药物中的党参、当归顾及气血以扶正;附子、干姜温中去下焦之寒;大黄、芒硝荡涤肠胃、下燥结;木香降诸气,疏肝和脾;玄胡活血理气定诸痛;槟榔降气攻坚去胀而消食滞;大曲化水谷消积滞;甘草协和诸药。上述诸药经合理配伍对气滞食积寒结型腹痛病有特效。
本发明药物汤剂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选用纯天然中药原料,各组分符合药政法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对气滞食积寒结型腹痛病有特效,无化学甜味剂,对人体无毒无害。
2、本发明味微甘,无苦涩感,服用方便。
为表明本发明中药药物汤剂的疗效,本发明经多年临床观察选择病例,一天为一个疗程,日服2次,每次100ml,治愈病人近1000例,身体完全康复为有效,总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如下:
赵XX,女,32岁,工人,于2007年3月23日初诊。
病史:患者自述近几天来脐腹胀满急痛,拒按,大便秘结,气机不畅,食欲不振,不发热,有时干哕欲吐,小便正常。
检查:急性痛苦病容,腹满,按之则痛甚,舌质红,苔白干,脉象沉而滞。
辨证:气滞食郁,寒结于中。
治则:调气消食、温中攻下,拟加味温脾汤治之。
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于次日复诊。
2007年3月24日复诊:患者自述服药后转矢气5小时即大便,下燥屎之后,腹痛、腹胀大减,欲进饮食,小便正常。舌质红,苔白干,脉象沉缓。处理:连续治疗2个疗程而愈。
具体实施方式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
党参9附子8干姜9当归10大黄15芒硝15木香9槟榔9玄胡10大曲20甘草6
将上述各组分按常规方法制成中药药物汤剂,依次按下述步骤完成:
1)煎煮:将上述诸药放入不锈钢锅内,按药物总量的1∶2加水文火煎煮,沸后20分钟,将药液滤出,再按药物总量的1∶1加水文火煎煮,沸后20分钟,将药液滤出;
2)装瓶:将两次滤液混匀后装入事先已消毒的瓶子内密封;
3)消毒:将药液瓶放入高压锅内杀菌20分钟,即得本发明中药药物汤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树华,未经韩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5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