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植物油为原料的生日蜡烛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15870.5 申请日: 2009-06-05
公开(公告)号: CN101575555A 公开(公告)日: 2009-11-11
发明(设计)人: 张犀诚;郝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 张犀诚
主分类号: C11C5/00 分类号: C11C5/00
代理公司: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李桂存
地址: 255000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植物油 原料 生日 蜡烛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以植物油为原料的生日蜡烛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日用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添加的辅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 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软度,具体添加要视生产什么种类的蜡烛而 定。石蜡是从石油的含蜡馏分经冷榨或溶剂脱蜡而制得的,是几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 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约85%,含氢元素约 14%。石蜡主要分为食品用石蜡和工业石蜡,食品用石蜡又分为食品级石蜡和食品包 装石蜡。食品级石蜡适用于食品口香糖、泡泡糖、药物组分、脱模、压片、打光等直 接接触食品和药物的用蜡。食品包装石蜡适用于与食品接触的容器、包装材料的浸渍 用蜡,以及药物封口和涂敷用蜡。工业石蜡主要用于制造火柴、纤维板和篷布等。

国家标准规定只有食品级石蜡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限量使 用。食品包装石蜡的纯度、安全性不高。它分解出的低分子化合物会对人的呼吸道、 肠胃系统造成影响,造成人体肠胃功能紊乱、引起腹泻。工业石蜡则含有众多的杂质 中,如含有铅、汞、砷等重金属,各种稠芳环及芳环衍生物等。这些重金属杂质进入 人体中,会导致记忆力下降、贫血等症状;稠芳环及芳环衍生物则大多有致癌性。

需要说明的是,即便是符合国家食品标准的食品级石蜡,也只是限定稠环芳烃含 量,并没有办法完全排除(GB/T7363:紫外吸光度/cm//280~289nm不大于0.15;290~ 299nm不大于//0.12;300~359nm不大于//0.08;360~400nm不大于//0.02)。

人食用过多的石蜡会降低免疫功能,有些物质在人体内长期积蓄,还会引发人体 细胞变异疾病,严重危害健康。正是基于此,前期毒大米事件(一些不法商为了提升 大米的观感指标,将石蜡掺入大米中使大米看起来晶亮透明)、柑橘类水果美容事件(储 存中超量使用防腐剂,在出售中用着色剂“美容”,用工业石蜡抛光等)等才激起社会 大风波。

因生日蜡烛通常要与生日蛋糕等食品直接接触,生日蜡烛中的石蜡等组份可部分 被污染进蛋糕之中,会带来一定的食品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植物油为原料的生日 蜡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生日蜡烛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以植物油为原料的生日蜡烛,其特殊之处在于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植 物油2-40份、氢化植物油30-80份、硬脂酸20-80份、聚甘油脂肪酸酯2-20份;优选 的是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植物油5-20份、氢化植物油40-60份、硬脂酸30-50份、 聚甘油脂肪酸酯5-15份;更优选的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植物油10份、氢化植物 油50份、硬脂酸30份、聚甘油脂肪酸酯10份。

其中,所述植物油为棕榈油、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椰子油、菜籽油和棉籽油 中的一种,优选为椰子油;所述氢化植物油为氢化棕榈油、氢化豆油、氢化花生油、 氢化玉米油、氢化椰子油、氢化菜籽油和氢化棉籽油中的一种,优选为氢化棕榈油; 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为聚甘油硬脂酸酯或聚甘油油酸酯,优选为十聚甘油脂十硬脂酸 酯。

所述的以植物油为原料的生日蜡烛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在60~70℃的加 热条件下,将植物油、氢化植物油、硬脂酸和聚甘油脂肪酸酯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然后注入胎膜中冷却成型,即得。

所述的加热温度优选为6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制得的蜡烛熔点高(大于58℃)、强度高,硬度大(100 克/5秒/25℃针入值一般小于3mm),不易变形;所用植物油、植物油深加工制品皆为 可食用材料,安全卫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仅需使用现有的生产蜡烛的设备即 可进行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椰子油10份、氢化棕榈油50份、硬脂酸30份和十聚甘油脂十硬脂酸酯 10份在65℃下混合均匀,然后注入胎膜中冷却成型。所得蜡烛熔点高于61℃,100 克/5秒/25℃针入值约为1.8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犀诚,未经张犀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58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