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含油混合气中回收油品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5404.7 | 申请日: | 200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5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郅立鹏;陈继朝;梁鹏;柴灵芝;朱本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00 | 分类号: | C10G5/00;C10G5/06;C10G5/04;C10G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油 混合 回收 油品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组发明涉及一种从含油混合气中回收油品的方法,以及一种使用前述方法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油炼制、煤炭热加工等领域,产生的热解气、裂化气中除含有丰富的甲烷、乙烷、 乙烯等气态碳氢化合物外,还含有常温下为液态的脂肪烃、芳香烃等多种碳氢化合物。混合 气中的液态组分如不能有效地回收利用,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及影响安全生 产。迄今为止,人们发明了多种方法对含油混合气进行油品回收,普遍采用的工艺主要有冷 凝法、吸附法、吸收法和膜分离法等。
冷凝法是通过低温冷凝冷却,其中的液体产物被冷凝下来,该方法适合于高浓度油气的 回收,降低冷凝温度可明显提高回收效率,但能耗及设备投资也随之增大。吸附法是利用了 混合气中各组分与吸附剂间结合力强弱差别的原理进行分离,其特点是合适的吸附剂对各组 分的吸附可以有很高的选择性,目前常用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来吸附回收混合气中的油品; 由于吸附过程要放出热量,导致吸附床层升温,产生积炭影响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吸附法通常用于低浓度的油气回收场合。吸收法是用一种对油品有较好溶解能力的吸收 剂与油气在吸收塔内逆流接触,完成吸收过程,吸收液经真空解吸或根据沸点不同加热再生, 再生后的吸收液循环使用,吸收液通常柴油、焦油洗油或专用吸收液;吸收法操作弹性大, 但回收效率较低;此外高温状态下油品具有较高的饱和蒸气压,导致吸收效率显著下降,因 此吸收法通常不用于高温状态。
现有技术中所披露的从含油混合气中回收油品的方法及设备,要么不适用于对高温含油 混合气的回收,要么回收效率明显不高、设备投资大及能耗高。未发现有较为理想的从含油 混合气中回收油品的方法及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从含油混合气中回收油品的方法。
本发明的任务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从含油混合气中回收油品的设备。
为实现发明任务一,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从含油混合气中回收油品的方法,包括步骤:
a将含油混合气进行冷凝冷却分离,分离出第一级液态油品与第一级贫油混合气;
b将步骤a中的第一级贫油混合气进行吸收分离,分离出第二级富油混合气与第二级贫 油混合气;
c将步骤b中的第二级贫油混合气进行吸附分离,分离出第三级富油混合气与尾气;
d将步骤b中的第二级富油混合气与步骤c中的第三级富油混合气进行冷凝后获得第二 级液态油品。
上述步骤b中,还包括步骤:
b1第一级贫油混合气与吸收液逆流接触,产生吸收富液,吸收富液经再生产生贫液与上 述第二级富油混合气,贫液继续参与吸收循环。
上述步骤c中,还包括步骤:
c1第二级贫油混合气能在两条路径中作出择一选择供给,其中在供给路径进行吸附,在 停止供给路径进行脱附,吸附与脱附在两个路径上交替进行。
为实现发明任务二,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从含油混合气中回收油品的设备,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一级液态油品回收器、吸收 塔、加热再生器、第一吸附器、第二吸附器、真空泵、第二冷凝器及第二级液态油品储罐; 第一冷凝器配置原料含油混合气的进气管路,第一冷凝器的下部通过管路连接第一级液态油 品回收器,上部通过第一级贫油混合气管路连接吸收塔的下部,吸收塔的底部通过吸收富液 管路连接加热再生器,加热再生器通过贫液管路及泵体连接吸收塔的顶部,加热再生器通过 第二级富油混合气管路连接第二冷凝器,吸收塔的上部通过第二级贫油混合气管路连接第一 吸附器与第二吸附器,第二级贫油混合气管路上设置能择一连通第一吸附器与第二吸附器的 切换阀,第一吸附器与第二吸附器分别通过管路及切换阀接入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第三级富 油混合气管路连接第二冷凝器,第一吸附器与第二吸附器分别通过管路及切换阀接入尾气排 放管路,第二冷凝器通过第二级液态油品管路连接第二级液态油品储罐。
上述原料含油混合气进气管路与尾气排放管路之间设置有尾气回流管。
本组发明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整合利用冷凝、吸收和吸附回收油品工艺方法的优点,回收率达到99.5%以上,能够 获得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采用连续逐级回收的方式,能够降低冷却系统的规模和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54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