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超导太阳能吸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5315.2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1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董宜昌;赫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宜昌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10;F24J2/24;F24J2/32;F24J2/46;F24J2/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超导 太阳能 吸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体组合式超导太阳能吸热管,属太阳能领域。
技术背景:
在99221421.1超导太阳能吸热管技术中,超导液是加注在太阳能吸热管内管中,内管抽空后加注超导液封口,这种超导太阳能吸热管解决了现有注水太阳能吸热管存在的冻管、炸管常规问题和热管存在的膨胀系数不同封口困难及加工成本高、易破碎成品率底等难题,但这种超导太阳能吸热管由于超导液在管子的底部,集热管属于超导液体上部液面加热,当上部温度大于超导液体汽化温度值后超导液体才汽化传热,由于冬季太阳辐射量较弱,起温时间过长,达不到快速升温的目的,制造工艺成本费用高,局限了散热段体,同比注水太阳能吸热管吸热量没有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形式的超导式太阳能吸热管,改超导液体上部液面加热为四周通体加热,缩短起温时间,达到快速升温的目的,一体熔接管改为分体套接管,省去操作平台上熔接抽空封口工序,减少生产难度,降低工艺成本,提高产成品率,增加内聚光反射板提高吸热量。
这种组合式超导太阳能吸热管包括有:玻璃外管、玻璃内管、吸热涂层、消气剂、弹簧支架、抽空口、超导液,其特征是新增加有:真空超导管、抽空注液口、真空超导管连接密封圈,内聚光反射板,其连接关系是:真空超导管一端熔封,另一端与抽空注液口连接,超导液加注在真空超导管内,真空超导管连接密封圈与玻璃内管口连接,真空超导管经真空超导管连接密封圈插接在内玻璃管中,玻璃内管一端熔封,一端与玻璃外管一端熔接,吸热涂层涂附于玻璃内管的表面,消气剂与弹簧支架连接,弹簧支架与玻璃外管、玻璃内管中间桥接,抽空口与玻璃外管连接,内聚光反射板装接在内外玻璃管之间贴近外玻璃管的一侧。
这种组合式超导太阳能吸热管与超导体太阳能吸热管相比有六大优点:一、改变了超导体上液面加热为通体加热,缩短了超导液体温度汽化时间,提高了吸热比。二、简便了生产工艺,提高了产能比。三、结构简单,分体生产,制造方便,不受设备限制。四、内聚光祢补了冬季太阳能辐射量不足。五、散热体不受固定尺寸限制,便于嵌接发电模块,降低模块发电成本。六、减少制管工艺成本,便于普及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组合式超导太阳能吸热管的具体实施例,其中图1、图2、图3是组合式超导太阳能吸热管的正视图,图4是真空超导管正视图,在图1中,1是真空超导管,2是真空超导管连接密封圈,4是内玻璃管,5是超导液,6是抽空注液口,8是弹簧支架,9是消气剂,10是抽空口,12是玻璃外管,在图2中,3是真空超导管连接密封圈,在图3中,7是内聚光反射板,11是吸热涂层,在图4中,1是真空超导管,5是超导液,6是抽空注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实施例1中,真空超导管(1),真空超导管连接密封圈(2),内玻璃管(4),超导液(5),抽空注液口(6),弹簧支架(8),消气剂(9),抽空口(10),玻璃外管(12),玻璃内管(4)一端熔封另一端与玻璃外管(12)一端熔接,消气剂(9)与弹簧支架(8)连接,弹簧支架(8)与玻璃外管(12)、玻璃内管(4)之间桥接,抽空口(10)与玻璃外管(12)连接,真空超导管连接密封圈(2)与内玻璃管(4)平口连接,真空超导管(1)经真空超导管连接密封圈(2)插接在内玻璃管(4)中。
在具体实施例2中,真空超导管连接密封圈(2)凹接在内玻璃管(4)内口中,真空超导管(1)经凹接在内玻璃管(4)内口中真空超导管连接密封圈(2)插接在内玻璃管(4)中。
在具体实施例3中,吸热涂层(11)涂附于内玻璃管(4)的表面。
在具体实施例4中,内聚光反射板(7)装接在内外玻璃管(4)贴近外玻璃管(12)的一侧。
在具体实施例5中,内玻璃管(4)是光滑型平面玻璃管,螺旋型玻璃管,条齿型玻璃管。
在具体实施例6中,真空超导管(1)是光滑型平面玻璃管,螺旋型玻璃管,条齿型玻璃管。
在具体实施例7中,真空超导管(1)是全玻璃、金属、复合材料。
在具体实施例8中,玻璃外管(12)与玻璃内管(4)两端分别熔接,消气剂(9)经卡簧安放在真空管的任一端,抽空口(10)开在真空管的任一端,真空超导管(1)经真空超导管连接密封圈(2)插接在真空管的任一端。
在具体实施例9中,真空超导管(1)内的空气是利用超导液汽化排空,熔封抽空注液口(6)。
在具体实施例10中,金属真空超导管(1)散热段部分有连接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宜昌,未经董宜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5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后端盖检测工装
- 下一篇:一种激光眩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