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脑内血肿定向钻颅置管清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5309.7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8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运华;翟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运华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16;A61B19/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山东省聊城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肿 定向 钻颅置管 清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医用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脑出血经皮定向钻颅置管抽吸引流的手术装置。
背景技术
钻颅置管手术用于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内血肿等病症。该类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准确的钻颅点、置管方向和置管深度,以及理想的血肿抽吸引流管道。现在国内外使用的定位装置,如三维立体定向仪,利用某一点的立体定位原理,首先在脑内找出一个解剖位置相对恒定的结构作为定位原点,然后通过该原点设计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即三维坐标系,测出脑内目标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数值,根据上述数值确定目标位置,该种仪器设计复杂、使用程序繁琐,且需较复杂的技术培训等,成本高,难以大范围的推广应用。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引流装置主要为医用硅胶引流管,通过金属导针穿入颅腔内,进行引流。存在着以下缺点:引流管封闭性差、常出现漏液现象、不方便抽吸血肿或注入药物、易造成污染。申请人于2000年申请了名称为颅内血肿穿刺定位装置的实用新型,并获授权。其结构主要由圆形定位架组成,定位架上分别设有螺纹固定杆及固定杆7,二者位于一条轴线上,与CT片结合使用,可准确地定位钻颅点、置管方向和置管深度。但经几年的实际推广应用,仍存在功能不全面、不系统的问题,使用不太方便。
发明创造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辅助的脑内血肿定向钻颅置管清除装置,定位精确、功能全、使用方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脑内血肿定向钻颅置管清除装置,主要包括CT扫描定位标和圆形定向环,定向环上设有与指示杆、钻杆、引流管配合的导向孔以及与固定杆配合的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环左右二侧的内侧面设有二个向内对应的凸台,凸台的内侧面设计为弧形,所述导向孔二侧对称的设置在定向环的凸台上,每对导向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引流管为双腔管,该双腔管连接一个多通阀,该多通阀上设置有注药口、抽吸口和流出口,注药口连通一个小接头;抽吸口与流出口相通,并连通一个大接头;所述定位标由纵条和横条组成,纵条和横条内分别设置有不透X线的标记条。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CT扫描定位标、定向环、钻杆、固定杆、引流管配合使用,头皮贴上定位标进行颅脑CT扫描,根据颅脑CT图片,将定向环固定于患者头颅,准确确定钻颅点、钻颅方向、置管方向和置管深度,将引流管精确置于脑内血肿,彻底清除血肿。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等病症,具有定向精确、快速,功能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示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示定位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指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钻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所示导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一种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图1所示另一种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CT扫描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10为本发明CT扫描得到的效果图,图11为本发明钻颅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12为本发明抽吸引流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中,1为定向环、2为导向孔、3为螺纹孔、4为凸台、5为指示杆、6为钻杆、7为固定杆、8为限位阀、9为导针、10为吸附胶垫、11为引流管、12为缝隙样开口、13为类圆形开口、14为多通阀、15为注药口、16为抽吸口、17为流出口、18为小接头、19为大接头、20为小接口、21为大接口、22为定位标、23为标记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为一种脑内血肿定向钻颅置管清除装置,用于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内血肿等病症。主要由CT扫描定位标22、定向环1以及与定向环1配合使用的指示杆5、钻杆6、引流管11、固定杆7组成。
(1)定向环1
如图1所示,定向环1设计为圆形,其外圆为正圆形,内圆的左右二个侧面分别设有凸台4,凸台4的内侧面设计为弧形,二个凸台4向内对应,使得定向环1的内径形成前后长、左右短的形状。沿定向环1设置呈向心分布的内外相通的多个螺纹孔3,螺纹孔3内能穿入固定杆7,用于定向环1的固定;在凸台4处的定向环1上分别设置有导向孔2,导向孔2在定向环1的凸台4处内外相通;导向孔2在定向环1的凸台4处二侧对称设置,使得每对导向孔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导向孔2内能穿入指示杆5或钻杆6或引流管11,分别用于定位、钻颅或抽吸引流。
(2)引流管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运华,未经王运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53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