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复方滴耳液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15007.X 申请日: 2009-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1670057A 公开(公告)日: 2010-03-17
发明(设计)人: 吴清玲 申请(专利权)人: 吴清玲
主分类号: A61K36/8994 分类号: A61K36/8994;A61K9/10;A61P27/16;A61K35/55;A61K35/32;A61K33/22;A61K33/12;A61K31/045;A61K33/4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014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化脓 中耳炎 复方 滴耳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中耳炎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复方滴耳液。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属“脓耳”范畴。(1)在鼓膜穿孔前,多表现为风热壅阻证,如在感冒过程中出现耳内闷胀剧痛,甚至跳痛,听力减退,鼓膜红肿外凸;发热恶寒,头痛不适,鼻塞涕黄,小儿啼闹烦躁,抓耳拒食,甚至高热惊风;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2)在酿脓或鼓膜穿孔溃脓期多表现为肝胆湿热证,可见耳内剧痛,鼓膜鲜红肿胀,外凸明显或耳内流脓黄稠量多,脓出痛减,发热头痛,口苦咽干,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泄肝胆,燥湿排脓。

传统治疗中耳炎、耳鸣、耳聋一般采用西药或抗生素药物、手术治疗,由于治疗手段单一,一般只能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耳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在现有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刻苦钻研,使用中医治疗中耳炎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祛腐生肌、软化扩张血管促进坏死神经细胞再生、可达到消除耳鸣、恢复听觉神经的功效,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且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复方滴耳液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每100份双氧水中含:百合15-20份、滑石15-20份、杏仁15-20份、木通15-20份、淡竹叶15-20份、荆芥15-20份、甘草15-20份、冰片15-20份、桔梗10-15份、车前子10-15份、皂角刺10-15份、羚羊角粉10-15份、龙胆草10-15份、生地黄10-15份、金银花5-10份、土银花叶5-10份、黄连5-10份、地肤子5-10份、知母5-10份、硼砂5-10份、薏仁5-10份、乳香5-10份、麝香5-10份、薄荷油10-15份、硼酸甘油10-15份;

复方滴耳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配方比例将、百合、木通、淡竹叶、荆芥、甘草、桔梗、车前子、皂角刺、龙胆草、生地黄、金银花、土银花叶、黄连、地肤子弃渣放入砂锅加蒸馏水100份浸泡1小时,加热至沸3小时,过滤冷却至室温制成植物提取液备用;

2、按配方比例将杏仁、薏仁、知母、硼砂、滑石分别粉碎至300-400目细粉,备用;

3、按配方比例将100份双氧水中加入:冰片、乳香、麝香及粉碎后的细粉和羚羊角粉加入植物提取液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薄荷油、硼酸甘油搅拌均匀,然后于0-10℃温度下用超声波匀化10-30分钟,分装即为成品。

用法用量:每日3~4次,每次20mg,7天/疗程;用医用棉棒蘸取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把外耳道擦净,然后把药液滴入患耳内,滴耳时应当患耳向上,用手指轻轻按压耳道口前方的软骨,使药液深达中耳腔;药液滴入后,侧头半小时左右,使药液能充分吸收病灶的毒素,然后再把药液倒出来,在耳垂凹的地方放一棉球,以防排出的脓水流到面颊部。

本发明所述中草药药物药理、药用及药效:

百合:

【性味归经】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如百花膏。治肺虚久咳,劳嗽咯血,如百合固金汤。具有清心安神功效,用于热病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

滑石: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

【功用】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

杏仁:

【性味归经】苦、温、有毒肺、脾;归大肠经。

【功用】《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本草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皶疱。

轻粉:

【性味】辛,寒,有毒。①《嘉佑本草》:″辛,冷,无毒。″②《医学入门》:″有毒。″③《本草从新》:″辛冷而燥,有毒。″

【归经】入肝、肾经。①《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②《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用】杀虫,攻毒,利水,通便。治疥癣,瘰疬,梅毒,下疳,皮肤溃疡,水肿,臌胀,大小便闭。①《本草拾遗》:″通大肠,转小儿疳并瘰疬,杀疮疥癣虫及鼻上酒齄,风疮瘙痒。″②《本草衍义》:″下涎药并小儿涎潮、瘈疭多用。″③张元素:″洁净府,去膀胱中垢腻。″④《医学入门》:″消水肿,止血痢,吐风涎。″⑤《纲目》:″治痰涎积滞,水肿臌胀,毒疮。″⑥《本草正》:″治瘰疬诸毒疮,去腐肉,生新肉。″

木通: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清玲,未经吴清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50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