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连接的结构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4943.9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1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章;吕召军;赵建强;陈寿松;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登鸿通管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2 | 分类号: | F16L47/02;F16L47/08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 涛 |
地址: | 2644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连接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基复合材料制成的管道的连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管道连接的结构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树脂基复合材料制成的管材,其管接头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用玻璃钢制成的管道连接,一般是通过内外螺纹连接,在两管接头处,分别用胶粘接有带外管螺纹、内管螺纹的管件,将有外管螺纹的一端与另一有内管螺纹的一端相连接。由于管子长,在旋拧紧的过程中,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另一种用连接件连接,用钢材制成的连接件,由一个带螺纹的接头、一个带凸肩的接头和一螺母组成。操作时,要将二个接头分别用胶粘在管体上,螺母套在带凸肩的接头一侧,然后将两个接头中间垫一胶垫,再将螺母拧紧即可。这两种方式的连接都是要用胶连接的,胶的质量和涂胶的质量直接影响管子的连接强度,操作的过程中,不易保证两管之间的连接质量,易出现脱节,造成管道泄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制造,安装方便,效率高,能保证管接头与管体间的连接强度,密封性能好的管道连接的结构和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一种管道连接的结构和方法,设有管件、管体,其特征在于管体端部的圆周上设有外凹槽,管件内径圆周上设有内凹槽,管件上设有注射孔,注射孔与内矩形凹槽相通,管件安装在管体端部上,管件的内矩形凹槽与管体上的外矩形凹槽相对应,通过注射孔注射填充物进入矩形凹槽内固化。
管道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在模具上用缠绕工艺制成管件,固化后抽出模具;
B、在管体端部上加工外凹槽;
C、对管件内孔表面、管体外表面进行加工,管件与管体配合面有过盈量,过盈量0.1mm;
D、管件安装在管体端部,轴向相对位置使内凹槽与外凹槽相对应;
E、填充物的制备:按树脂100g,固化剂1-2g,催化剂1-3g,石英砂20-80g的重量比混合,搅拌;
F、注射:将填充物装入注胶器内,通过注射孔注射充满凹槽。
G、固化:在管件上缠绕加热带,加热10分钟,加热温度60℃-70℃。
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节省原材料,安装容易,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管道连接密封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管件,2、注射孔,3、填充物,4、管体,5、凹槽,6、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一种管道连接的结构和方法,设有管件1、管体4,在管体4端部的圆周上设有外凹槽5,管件1内径圆周上设有内凹槽5,管件1上设有注射孔2,注射孔的直径3mm,注射孔2与内凹槽5相通,管件安装在管体端部上,管件的内凹槽与管体上的外凹槽相对应,通过注射孔2注射填充物3进入凹槽内固化。在管道连接的结构中,设有一个或多个等距离的内外凹槽5,能提高连接部位的强度。
管道连接的方法,采用在模具上,用缠绕工艺制成管件1,固化后抽出模具,在管体4端部上与管件1连接处加工外凹槽5,对管件1内孔表面、管体4外表面进行打磨加工,管件1与管体4配合面有过盈量,过盈量0.1mm,以避免填充物进入凹槽外的管件与管体之间,先将管件1安装在一根管体4端部,轴向相对位置使内凹槽5与外凹槽5相对应,制备填充物,用热固性树脂加入一定的固化剂、催化剂、石英砂,按树脂100g,固化剂1-2g,催化剂1-3g,石英砂20-80g的重量比混合、搅拌,使填充物既均匀又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将填充物装入注胶器内,向注射孔2内注射填充物3,填充物3充满矩形凹槽5内,在管件上缠绕加热带,进行加热10分钟,加热温度60℃-70℃,待固化后,装入胶垫6,再将另一根管件4安装在管件1内,轴向相对位置使内凹槽5与外凹槽5相对应,将填充物装入注胶器内,向注射孔2内注射填充物3,填充物3充满矩形凹槽5内,在管件上缠绕加热带,进行加热10分钟,加热温度60℃-70℃,即可连接成型。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由于采用注射工艺可节省原材料,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注射填充物后,可利用填充物的剪切强度来克服原来靠胶的粘接性能和涂胶质量形成的强度无法保证管接头与管体间连接强度的问题,由于填充物和矩形凹槽的可设计性,本发明可广泛应用在管道连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登鸿通管材有限公司,未经文登鸿通管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49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