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自吸泵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4808.4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2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龙;侯悦青;曲在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瑞龙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100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介质输送泵,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结构的自吸泵。
(二)、背景技术
现行的自吸泵,泵体一般采用箱式结构,内部专门设置有排气腔,用于自吸过程中排出泵体内的气体。由于排气腔体积大,内部结构复杂,不仅铸造困难,并使得泵的重量和体积大、笨重,而且整体制造成本偏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同类产品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吸泵,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明显简化泵体内部结构的前提下,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强的功能恢复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自吸泵,包括泵体和安装于泵体内的泵轴,其特征在于:在泵轴上安装有轴套,机械密封安装于轴套上;密封端盖安装于泵体的后端;防尘圈安装于所述泵轴上并位于密封端盖与轴承前盖之间,轴承前盖安装于悬架体上,悬架体与泵体的后端螺纹连接。
轴承前盖和轴承后盖分别设置在悬架体上。
两套骨架油封分别安装于轴承后盖上和轴承前盖上。
与现有同类产品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被大幅度简化,故障率明显降低;
(2)、该种自吸泵不需要底阀、真空泵、气体分离器等辅助设备,除在初启动时需要注入液体外,重复启动不再需要注液,操作使用方便;
(3)、功能恢复能力强,允许介质中混有气体,具有较强的吸气能力。
(4)、特性曲线平坦,效率高,不易发生气蚀。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工作原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例包括泵体18和安装于泵体18内的泵轴13。所述泵体18带有出口3,并通过泵盖2安装有入口弯管1。叶轮4通过叶轮螺母19安装于所述泵轴13的内端并位于泵体18之中。
在泵轴13上安装有轴套5,机械密封6安装于轴套5上。密封端盖7安装于泵体18的后端。防尘圈8安装于所述泵轴13上并位于密封端盖7与轴承前盖9之间,轴承前盖9安装于悬架体11上,悬架体11与泵体18的后端螺纹连接。
气孔盖10的气孔设置在悬架体11上。轴承后盖12也设置在悬架体11上,用于固定第一深沟球轴承15,而轴承前盖9用于固定第二深沟球轴承17。
两套骨架油封14分别安装于轴承后盖12上和轴承前盖9上。油标16安装于悬架体11上,用于显示油位。
如图2所示,在泵体18内部设置一隔板22,将泵体18内排出腔分割为回液腔20和气液分离室21。
泵启动前,泵体18内有一定量的液体。泵启动后,由于叶轮4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将液体甩入泵体,经回液腔20返回叶轮4的进口处再循环。在液体不断循环的过程中,逐渐将吸入管内的空气带到循环的液流中,形成气液混合物,这些气液混合物被叶轮输送到气液分离室内进行分离,气体从排出口3溢出,液体则返回叶轮4的进口处再循环。如此连续循环,直至将吸入管1内的空气抽尽后正常工作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瑞龙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瑞龙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4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具
- 下一篇:太阳能柱面聚焦集热储热蒸汽锅炉—汽轮机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