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甲膜穿刺通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4575.8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2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义;刘艳;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义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 涛 |
地址: | 2642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甲膜 穿刺 通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特别是一种急救用的一次性环甲膜穿刺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喉梗阻是临床各科室的急重症,如急性喉炎、各种原因的急性喉头水肿、喉头异物梗阻、急性会厌炎、头颈部或喉外伤、全麻病人难插性气管插管或全麻术后舌根后坠性梗阻等,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引起患者呼吸窒息死亡。目前,在医疗急救方面及手术麻醉中常遇到喉梗阻病人,为了挽救患者生命,需进行紧急气管内插管,要进行气管切开术或环甲膜切开术,由于需要专科医生实施该操作,且在紧急情况下增加了操作难度,且容易延误时间,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使患者因缺氧而窒息,造成生命危险。
目前,国内外在此领域的临床研究方面仅限于环甲膜穿刺针技术的应用,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穿刺针于环甲膜处进行穿刺,起到自然通气的作用。此方法虽能解决暂时通气,但由于受穿刺针通气通道的限制,其通气量不能满足人体呼吸潮气量的需要,同时由于不能辅助供氧或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病人仍处于缺氧状态,从而达不到解除喉梗阻的目的,继续威胁患者的生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急救用的能快速建立呼吸通道的一次性使用环甲膜穿刺通气装置。
本发明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环甲膜穿刺通气装置,设有弧形穿刺针,穿刺针的后端设有柱形手柄,其特征在于穿刺针外有弧形套管,柱形手柄套有呼吸接管,弧形套管与呼吸接管相连接,呼吸接管经导气管与呼吸气源相连接。
本发明可以在柱形手柄和呼吸接管上设有相互定位的凹槽和凸台,以方便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发明可以在呼吸接管上设有定位带,当穿刺成功后,为穿刺针进行定位,保证通气流通。
本发明中的柱形手柄的横截面呈多边形,可以是四边形,也可以采用六边形或八边形,以方使操作医生的容易握牢,方便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发明中的导气管与手握式呼吸气囊或呼吸机相连接,以迅速为患是进行人工呼吸,争取抢救时间。
本发明中的弧形穿刺针前端设有软组织切开刀刃,以使操作更方便。
本发明使用时,弧形套管和呼吸接管套在弧形穿刺针和柱形手柄上,呼吸接管套和柱形手柄通过凹槽和凸台定位,手持呼吸接管套将弧形穿刺针和弧形套管一起刺入环甲膜处,然后,使凸台凹槽相分离,经柱形手柄取出弧形穿刺针,并迅速将导气管与呼吸接管相插接为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导气管可以与手握式呼吸气囊相连接,也可以与呼吸机相连接,观察患者情况,确保通气流利后由定位带为弧形套管和呼吸接管定位,具有操作方便、操作时间短、呼吸效果好、手术成本低、抢救成功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穿刺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所示,一种环甲膜穿刺通气装置,设有弧形穿刺针1,穿刺针的后端设有柱形手柄2,弧形穿刺针1前端为软组织切开刀,弧形穿刺针1外有弧形套管3,柱形手柄2套有呼吸接管4,弧形套管3与呼吸接管4相连接,呼吸接管4经导气管5与呼吸气源相连接,本发明可以在柱形手柄2和呼吸接管4上设有相互定位的凹槽和凸台,可以在呼吸接管4上设有定位带7,柱形手柄2的横截面呈多边形,可以是四边形,也可以采用六边形或八边形,导气管5与手握式呼吸气囊6相连接,本发明使用时,弧形套管和呼吸接管套在弧形穿刺针和柱形手柄上,呼吸接管套和柱形手柄通过凹槽和凸台定位,手持呼吸接管套将弧形穿刺针和弧形套管一起刺入环甲膜处,然后,使凸台凹槽相分离,经柱形手柄取出弧形穿刺针,并迅速将导气管与呼吸接管相插接为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导气管可以与手握式呼吸气囊相连接,也可以与呼吸机相连接,观察患者情况,确保通气流利后由定位带为弧形套管和呼吸接管定位,具有操作方便、操作时间短、呼吸效果好、手术成本低、抢救成功率高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义,未经刘新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4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