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锁骨骨折复位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14383.7 | 申请日: | 2009-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6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曹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莹莹 |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骨 骨折 复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锁骨骨折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发生意外事故造成肢体骨折,有些造成的损伤较为严重,手术率也在不断上升。手术时骨折固定钳或把持器使用较为普遍,但是这些器械存在较大不足,比如无法调节,当骨折的部位较为复杂时,把持器或固定钳就无法适应;又如固定钳的钳口太小,造成在固定复位时经常滑落,进而损坏骨折处的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影响手术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咬合力好、使用方便的锁骨骨折复位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锁骨骨折复位装置,是由左右两个抓钳组成,每个抓钳是由把手、钳柄和钳臂组成,左右两个抓钳的铰链部通过球头调节螺栓连为一体,球头调节螺栓两端的球头与设置在左右抓钳钳臂上端的球窝铰链连接,球头调节螺栓中间通过带正反向螺纹的螺母连接在一起,两钳臂之间还设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上设置有锁紧螺母,每个钳臂的下端设置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一端为锥状,另一端设置有定位螺母。
把手呈圆环形。
钳柄与钳臂通过螺纹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有多处可调节机构,这样能够适用于不同的骨折部位或不同病人的体型,通过不同部位的调节加强了骨折复位固定钳的咬合力;
2、由前后对称的抓钳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能够使骨折处的固定更加稳固,可以多角度的进行固定,加强复位精度,有利于病人骨折部位的康复;
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应用灵活方便,省时省力,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锁骨骨折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把手,2、钳柄,3、左抓钳,4、钳臂,5、定位螺栓,6、定位螺母,7、锁紧螺栓,8、锁紧螺母,9、球窝,10、右抓钳,11、球头调节螺栓,1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锁骨骨折复位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该锁骨骨折复位装置,其结构是由是由左右两个抓钳3组成,每个抓钳3是由把手1、钳柄2和钳臂4组成,左抓钳3和右抓钳10的铰链部通过球头调节螺栓11连为一体,球头调节螺栓11两端的球头与设置在左右抓钳钳臂4上端的球窝9铰链连接,球头调节螺栓11中间通过带正反向螺纹的螺母12连接在一起,两钳臂4之间还设有锁紧螺栓7,锁紧螺栓7上设置有锁紧螺母8,每个钳臂4的下端设置有定位螺栓5,定位螺栓5的一端为锥状,另一端设置有定位螺母6。
把手1呈圆环形。
钳柄2与钳臂4通过螺纹连接。
实施例
当医务人员使用本发明时,首先将骨折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运用复位手法使骨折复位,然后透过X线透视查看骨折线及确定受力位置,再把左抓钳3钳臂下端的两个定位螺栓5的锥部通过螺纹旋紧抵达骨质处,调节锁紧螺栓7及锁紧螺母8,使钳臂4拉紧复位并固定,微调定位螺栓5及定位螺母6并定位,这时调节球头调节螺栓11及螺母12,以确定右抓钳10的位置并按照同样调节方法对断的另一端进行加压固定,最后将左抓钳3和右抓钳10固定好后去掉钳柄2即可进行其他手术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莹莹,未经曹莹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43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压系统无动力粉料取样装置
- 下一篇:可携式生物信息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