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钥匙防盗锁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4293.8 | 申请日: | 200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廷山 |
主分类号: | E05B37/00 | 分类号: | E05B3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钥匙 防盗锁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锁具,特别涉及一种无钥匙防盗锁具。
(二)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防盗锁五花八门,许多防盗锁在需要密码的同时, 也需要钥匙,如果钥匙丢了,想打开防盗锁就相当困难,还有好多得 密码锁,不需要钥匙,但是面对这样的锁,对锁研究比较深的小偷有 可能凭听力、手感判断出正确的密码,将锁打开,锁就失去了防盗的 意义。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安全的无 钥匙防盗锁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钥匙防盗锁具,包括外把手、锁栓、密码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锁栓与外把手通过竖拉杆连接,竖拉杆、横拉杆、锁栓构成连 杆机构,锁栓上固定有挡块儿,所述的密码片与主动轮接触,主动轮 与从动轮咬合,从动轮与卡片同轴连接,卡片的后侧设置有垫片。当 密码正确时,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使卡片上的凹槽正好对准挡块 儿,转动外把手,插销在锁栓弹簧的牵引下移动,门就能打开了。所 述的密码片通过中心轴与锁定齿轮连接,横拉杆上设置有与锁定齿轮 相匹配的齿轮锁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更优的技术方案是:锁栓的前端通过弹簧连接有插 销,插销上安装有内把手,所述的横拉杆上设置有与主动轮相匹配的 锁定装置,所述的主动轮为锥形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只需密码就能 起到很好的防盗作用,省去了钥匙的麻烦,可以广泛的用于家庭、公 共场合等普通场合,也适用于银行、保险柜等保密要求比较高的行业, 保密性好,安全放心。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片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密码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码片,2锁定齿轮,3主动轮,4横拉杆,5竖拉杆,6 内把手,7插销,8锁栓,9挡块儿,10卡片,11从动轮,12外把手。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内把手6、 外把手12、锁栓8、密码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栓8与外把手 12通过竖拉杆5连接,竖拉杆5、横拉杆4、锁栓8构成连杆机构, 锁栓8上固定有挡块儿9,所述的密码片1与主动轮接触,主动轮3 与从动轮11咬合,从动轮11与卡片10同轴连接,卡片10的后侧设 置有垫片;所述的密码片1通过中心轴与锁定齿轮2连接,横拉杆4 上设置有与锁定齿轮2相匹配的齿轮锁定装置;所述的锁栓8前端通 过弹簧连接有插销7,插销7上安装有内把手6。锁住时,插销7是 伸长的,卡片10上的凹槽与挡块儿9不对应,锁栓8无法伸缩,不 调整密码卡片1上的凹槽没法与挡块儿对齐,挡块儿不可能通过卡片 10,锁栓8就无法向后移动,这样插销7就没法打开,只有当密码正 确时,主动轮3带动从动轮11转动,使卡片10上的凹槽正好对准挡 块儿9,转动外把手,插销7在锁栓弹簧的牵引下移动,门就能打开 了,顺手调整密码,以防密码被别人发现。如果人在内侧直接转动内 把手11,把手就带动插销移动,门就被打开了。
挡块儿内还有垂直方向的弹簧,挡块儿的下方与凹槽相对应的方 向为垂直面,另一面为有弧度的坡面。这样开锁后,挡块儿在垂直方 向的弹簧作用下,即使与凹槽不对应,也能自动回位。
如果是应用在保险柜之类的设备上,只需要从外部打开的情况 下,将插销、弹簧和内把手去掉即可。
普通锁具例如自行车上用的锁具,在锁栓上设置一个前后移动的 凸起,用手指能够推动即可,这个凸起,同样可以带动竖拉杆和横拉 杆移动,在锁体上设置一个一次性的卡片,锁体内设置有弹簧卡槽, 把密码定好记牢后,将卡片插入锁体,卡片就无法取出,这种锁具只 能在卡片插入前自己调换密码,插入后就不需要修改了。在锁具出售 之前卡片和锁体是分离的,只有拥有这把锁的人将卡片插入锁体了, 才能设置密码,而且插入后密码不可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廷山,未经张廷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42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