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功率面接触式对接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14249.7 | 申请日: | 2009-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4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圣龙;王芹;王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圣龙 |
| 主分类号: | H01R13/22 | 分类号: | H01R13/22;H01R13/642;H01R13/639;H01R4/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4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接触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接头,直接涉及大功率面接触式对接头,特别适用于低压220V/380V单相或三相四线制电力系统中使用。
背景技术 从发电机向外输出引线或设备向内输出或输入引线,一般都使用插接座和插接头,现有插接头一般分为单相两插头单相三插头和三相四插头结构,插接头的接触部位分为铜质扁插头和圆插头,当向外引线或向内引线,都是由插接头直接插入插接座即可。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插接座为铜质片状夹体和筒状夹体,当插接头插入插接座后,由于受结构的限制,往往出现接触不良,两接触体存在夹持不牢,接触面积小,导电电流小,易出现电弧,易烧损,易造成火灾的不安全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大功率面接触式对接头,它能有效地克服现有插接头存在的接触不良,夹持不牢,接触体接触面积小,易出现电弧,易烧损,易造成火灾的不安全弊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大功率面接触式对接头,具有圆柱型接触体和对接头壳体,所述圆柱型接触体与壳体为注塑一体的壳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是:所述对接头注塑壳体的外部设置固定对接头的可锁旋转防护罩。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是:所述圆柱型接触体的后端设置压线螺栓。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改进方案是:所述注塑壳体的内侧端设置对位凸楞条。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圆柱型接触体和壳体注塑为一体的结构,因而使得对接头变得十分安全且又十分牢固可靠。当对接头用力压触对接座,由于对接座外部设置顶压弹簧,使得对接头与对接座形成严密接触。从根本上完全解决了夹件接触不良,夹持不牢,接触体接触面积小,易出现电弧,易造成火灾不安全的弊端。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大功率面接触式对接头的结构原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木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大功率面接触式对接头的结构,对接头壳体1内设置圆柱型接触体2,接触体2的后端设置接线压紧螺栓3,注塑壳体1的内侧端设置对位凸楞条4,注塑壳体1的外部设置可供与对接座对接后可旋转固定对接头的可锁旋转保护套5。
本发明的安装过程为:首先将导线压紧与压紧螺栓3,对接头壳体1的凸楞条4对应对接座凹槽,用力推进对接头壳体1,使得对接头与对接座严密接触,旋转可锁旋转保护套5即可对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圣龙,未经李圣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42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准派生异步笼型起重电机
- 下一篇: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