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管式太阳能储能输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4208.8 | 申请日: | 2009-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0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建东 |
主分类号: | F24J2/02 | 分类号: | F24J2/02;F24J2/30;F24J2/32;F24J2/34;F24J2/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31山东省济南市天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太阳能 输送 | ||
1、一种热管式太阳能储能输送器,包括室外的光能接收装置(10)和室内的储能灶头(11),其特征在于:所说光能接收装置(10)是由外壳(7)和光能接收面板(9)组成的真空腔体(8),腔体(8)内灌有高温超导介质(14),腔体(8)的后部与外壳(7)之间设有保温隔热层(6);所说储能灶头(11)由壳体(12)、壳体内的换热器(1)、以及包裹在换热器(1)周边的储能发热体(13)组成,储能发热体(13)内腔设有高温储能材料(2),壳体(12)与储能发热体(13)的周边和下面之间设有保温隔热层(6);光能接收装置(10)与储能灶头(11)之间由保温隔热层包覆的传热管(5)相连接并分别与两端的腔体(8)和换热器(1)相连通,传热管(5)上设有阀门(4)和限压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式太阳能储能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说换热器(1)为纵向换热结构,其上连管(15)、下连管(16)与传热管(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式太阳能储能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说传热管(5)为双通管结构,在传热管(5)的下方设有回流管(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式太阳能储能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说换热器(1)为盘管或双盘管换热结构,其上连管(15)、下连管(16)分别与传热管(5)及回流管(17)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式太阳能储能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说光能接收面板(9)与太阳能照射光线之间的角度为600-12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式太阳能储能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灶头(11)与传热管(5)之间的水平倾角为00-9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式太阳能储能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说高温超导介质(14)为醇类、水、导热油、萘、联苯、导热姆、导热姆、汞、钾、铯、钠、锂、银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式太阳能储能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说保温隔热层(6)是在储能发热体的周围和下面的外壁附上反光膜,用模板罩在储能发热体的周围及其下部,在模板内腔和反光膜之间注入以硅酸盐水泥和海泡石为基质的保温隔热材料中加入氯化镁、或磷酸、或硫酸铝、或水玻璃的一种调和好后注入其中,待其干燥后在耐火材料外层和外壳之间填入聚氨酯发泡材料即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式太阳能储能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说高温储能材料(2)为醇类、水、导热油、联苯、荼、导热姆、导热姆、汞、钾、铯、钠、锂、银、锌、铅、锡、铸铁、石子、砖、水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建东,未经丁建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42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三相负荷控制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废液焚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