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各度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14082.4 申请日: 2009-02-11
公开(公告)号: CN101485733A 公开(公告)日: 2009-07-22
发明(设计)人: 刘汉俊 申请(专利权)人: 刘汉俊
主分类号: A61K36/66 分类号: A61K36/66;A61P17/02;A61K33/44;A61K31/045;A61K33/2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002山东省济南市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各度烧 烫伤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最容易明确诊断的一种疾病,由外界强热作用人体,轻则局部红斑,次则产生水泡,重则皮肉焦黑或者筋骨外露,损及脏腑。烧烫伤深度的估计是:1度(红斑),伤及表皮浅层,红肿热痛,感觉过敏,皮肤干燥;2度(水泡),伤及真皮浅层,剧痛水泡饱满,基底均匀红色潮湿,局部肿胀;深2度,伤及真皮的深层,有皮肤残留物,感觉迟钝,微痛,水泡扁,基底红白相间,潮湿;3度(焦痂),伤及皮肤全层,甚至达到皮下、肌肉、骨,痛觉消失,无弹性,坚硬如皮革,蜡黄或者焦黑,干燥,湿度降低。

目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少而作用缓慢,由于液体渗出得不到及时的控制造成感染的发生率增高,病情加重,给病人带来了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治疗烧烫伤药物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液体渗出、避免感染,具有止痛和生肌作用的治疗各度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同时提供一种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治疗各度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包括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外用制剂:冰片10--30、罂粟壳10—30和药用碳30—100。

另外,上述中药制剂还可以包括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内服制剂:绿豆粉50、乳香15、朱砂5、甘草5、人参10和茯苓10,内服制剂的功效是防毒气(热毒入里)攻心。

所涉及的中药原料可以从《中国药典》和其他中药手册中查到其别名、产地和用法。各味的功能及其药理是:冰片,辛香凉生肌止痛抗炎;罂粟壳,味苦带涩,收敛止疼;香油和药用碳为辅料调和诸药共凑奇效;以上配伍严谨,作用直接,快速持久有效,具有控制液体渗出、控制感染和止痛生肌的特点。

上述治疗各度烧烫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将罂粟壳放入香油内炸枯去渣,每10克—30克罂粟壳使用200毫升香油,待香油冷却后将研成细末的冰片和药物碳放入搅均,涂抹于患处即可。

内服制剂是在外用制剂涂抹的基础上口服,将内服制剂的各组分共同研为细末,每次服10克,用绿豆汤送下。

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能够有效控制液体渗出、避免感染,具有止痛和生肌作用,成本低廉,治疗效果明显,经临床验证,证明了本发明制剂显效快,未见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冰片10克、罂粟壳10克、药用碳30克,冰片和药物碳研成细末,将罂粟壳放入200毫升香油内炸枯去渣,待香油冷却后将冰片和药物碳细末放入搅均,涂抹于患处,每天涂抹3-5次,完全好了为止。另外,取绿豆粉50克、乳香15克、朱砂5克、甘草5克、人参10克和茯苓10克,均研为细末,混合拌匀;在外用制剂的基础上,每次取10克,用绿豆汤送下,早晚各一次,目的是防毒气(热毒入里)攻心。

此方适用症状是1度烧烫伤。

此方临床应用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全部痊愈,5天-10天即可痊愈,有效率100%。

实施例2

取冰片15克、罂粟壳15克、药用碳60克,冰片和药物碳研成细末,将罂粟壳放入200毫升香油内炸枯去渣,待香油冷却后将冰片和药物碳细末放入搅均,涂抹于患处,每天涂抹3-5次,完全好了为止。另外,取绿豆粉50克、乳香15克、朱砂5克、甘草5克、人参10克和茯苓10克,均研为细末,混合拌匀;在外用制剂的基础上,每次取10克,用绿豆汤送下,早晚各一次。

此方适用症状是2度烧烫伤。

此方临床应用8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全部痊愈,10天-15天即可痊愈,有效率100%。

实施例3

取冰片30克、罂粟壳30克、药用碳100克,冰片和药物碳研成细末。将罂粟壳放入200毫升香油内炸枯去渣,待香油冷却后将冰片和药物碳细末放入搅均,涂抹于患处,每天涂抹3-5次,完全好了为止。另外,取绿豆粉50克、乳香15克、朱砂5克、甘草5克、人参10克和茯苓10克,均研为细末,混合拌匀;在外用制剂的基础上,每次取10克,用绿豆汤送下,早晚各一次。

此方适用症状是3度烧烫伤。

此方临床应用6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全部痊愈,30天-42天即可痊愈,有效率1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汉俊,未经刘汉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40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