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便携式组合餐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3436.3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1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源;周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恒源;周淑勇 |
主分类号: | A47G21/06 | 分类号: | A47G21/06;A45F3/16;A45F3/2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03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便携式 组合 餐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组合餐具。
背景技术
餐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目前,公共餐具的卫生与消毒情况令人不容乐观,人们在外出时游玩或出差时,为了避免餐具消毒不彻底而引发疾病往往都随身携带自己的餐具,然而现在市面上的餐具功能比较单一,将水瓶、碗、筷子、匙、叉都随身携带会占用较大空间,导致出行非常不便。因此,市场急需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既方便携带又清洁卫生的组合餐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式组合餐具,它既能用于喝水又能用于吃饭,清洁卫生,节省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餐具套及放置在其内的叉、匙和筷子,餐具套包括瓶体和瓶盖,在餐具套外部还设有与瓶体相配合连接的碗套和底碗。
所述的叉匙是在其杆部两端分别安装有可扳转的叉头和匙头,在杆部开有两条用于放置筷子的凹槽,凹槽的宽度与筷子的宽度相等。
所述叉匙的杆部两端的侧板上开有孔,叉头和匙头分别通过其上的轴安装于该孔中,且叉头和匙头的摆转角度为0°-180°。
为方便取用筷子,本发明在叉匙的杆部凹槽两侧分别开有槽口。
所述的瓶体中部连接碗套和底碗部位带有外螺纹,瓶体端口带有内螺纹。
所述的瓶盖上带有与瓶体端口相配合的外螺纹,在瓶盖置于瓶体内的一端设有两个突起柱,两突起柱间的距离与叉匙杆端部的宽度相等。
所述的碗套为两端开口的碗型,其两端均设有内螺纹,大端口处的内螺纹与瓶体的外螺纹相配合,小端口处的内螺纹与瓶盖端口的外螺纹相配合。
瓶体、瓶盖、叉匙、碗套、底碗和筷子的材料均可以采用密胺树脂(密胺)、PP(聚丙烯)、不锈钢或者木质中的一种。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产品功能多样,集水瓶、碗、筷子、匙、叉的功能于一体,使用方便,提供了使用者就餐时所需要的全部餐具种类,非常方便外出携带、而且餐具自用,清洁卫生,解决了出行难题。
2.本发明的底碗与碗套置于瓶体外,节省空间,且瓶盖可与碗套连接构成碗体使用;叉匙集于一身,且叉头和匙头为转动连接,节省空间的同时又方便使用,筷子置于叉匙杆部的凹槽内,可采用筷子上栓绳拿起筷子或采用在凹槽侧面开槽口,方便拿取筷子。
3.本产品可使用密胺、树脂等环保材料铸模制成,产品耐热、抗冲、抗弯性能好,经久耐用。
4.制造工艺过程环保,无三废排放,而且本产品若普及使用会大大降低方便筷子的使用量,减少对树木的砍伐,是节能减排的好项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组件叉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餐具套及置于其内的叉匙4和筷子,所述的餐具套包括瓶体3和瓶盖1,在餐具套外还设有与瓶体3相配合连接的底碗6和碗套2,构成瓶状餐具套体。
如图2所示,所述的叉匙4是在其杆部7两端分别安装有可扳转的叉头8和匙头9,在杆部开有两条凹槽,用于放置筷子,凹槽的宽度与筷子的宽度相等,为过盈配合。其中叉头8呈锯齿状,匙头9呈通用匙状,杆部两端的侧板上开有孔,叉头8和匙头9分别通过其上的轴安装于该孔中,使轴与孔间为间隙配合,且叉头8和匙头9的摆转角度为0°-180°,使叉头8和匙头9可折叠和伸展。为方便取用筷子,本例在筷子上拴有绳。不使用时,将筷子5放入叉匙4杆部的凹槽内,并将叉头8和匙头9向内折叠,以节省空间;使用时,根据需要,将叉头8或者匙头9伸展开,如需要使筷子时,可将筷子从凹槽内取出。
本发明所述的瓶体3带有瓶颈,便于套装碗套2及方便拿取。在瓶体3中部连接碗套2和底碗6部位带有外螺纹,在其端口处带有与瓶盖1相配合的内螺纹。瓶盖1带有与瓶体及碗套小口端相配合的外螺纹,且置于瓶体内部的一端带有两个突起柱,其两突起柱间的距离与叉匙4的杆端宽度相等,两者为过盈配合,餐具不用时,将叉匙4杆部卡在两柱间固定后,置于餐具套的瓶体3内。所述的底碗6为普通碗型,碗套2为两端开口的碗型,大口端的内碗口和底碗6的内碗口处均带有和瓶体3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底碗6和碗套2的弧度均与瓶体配合。底碗6、碗套2与瓶体3分别通过螺纹连接,碗套2的小口端与瓶盖1端口的外螺纹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恒源;周淑勇,未经张恒源;周淑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34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