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高铝粉煤灰烧结熟料中快速溶出氧化铝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13290.2 | 申请日: | 200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8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明;张战军;杨再明;闫学良;黎娜;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F7/02 | 分类号: | C01F7/02;B09B3/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洪杰 |
| 地址: | 110013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粉煤 烧结 熟料 速溶 氧化铝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及氧化铝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综合利用粉煤灰制备氧化铝技术。
背景技术
粉煤灰资源丰富,产量大而集中。电厂每发1000Kwh电,平均产生粉煤灰87kg。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其排放量还将逐年增加,废弃的粉煤灰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其中所含的有害成分又会危及生物及人体健康。由于粉煤灰中含有大量氧化铝和一些较为有价值的稀有金属,若能将其提取利用,则既可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又可解决我国氧化铝生产资源匮乏的问题。因此,对粉煤灰进行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是关系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
由于资源短缺等原因,国内外从60~70年代起就投入力量研究从粉煤灰中提取有用物质,主要是提取金属,特别是提取铝。过去从粉煤灰中提取铝的溶出方法一般为一段闭路溶出,但因其溶出时间长,硅酸二钙分解二次反应严重等问题已被证明并不适合于粉煤灰烧结法提取氧化铝。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由粉煤灰提取铝工艺中溶出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由高铝粉煤灰烧结熟料中快速溶出氧化铝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从粉煤灰中提取铝的溶出工艺中,溶出时间长、硅酸二钙分解二次反应严重等问题。
本发明装置包括:调配槽、筒形溶出器、水旋器、沉降槽、粗液槽、棒磨机、二段溶出浆液槽、粗液泵和二段溶出浆液泵,调配槽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筒形溶出器的进料口连接,筒形溶出器的溢流出口与水旋器的进料口通过管路连接,水旋器的溢流出口通过管路与沉降槽的进料口连接,水旋器的底流出口与筒形溶出器的底流出口通过管路并联后,再通过管路与棒磨机进料口连接。沉降槽的溢流出口与粗液槽的进料口通过管路连接,在粗液槽的出料口管路上安装粗液泵。棒磨机出料口与沉降槽的底流出口通过管路并联连接后,再与二段溶出浆液槽进料口通过管路连接。在二段溶出浆液槽出口管路上安装二段溶出浆液泵。
调配槽、筒形溶出器、水旋器、沉降槽、粗液槽、棒磨机、二段溶出浆液槽均为常规设备,粗液泵和二段溶出浆液泵选用常用的渣浆泵。
本发明方法的工艺过程如下。
将由粉煤灰制备氧化铝工艺中的四种含Al2O3和NaOH的溶液在调配槽中混合调配成调整液。这四种溶液是:全部的种子过滤来的种分母液、全部的硅钙渣洗涤来的硅钙渣洗液、全部的成品过滤来的Al(OH)3洗液和蒸发槽罐区来的部分碳分母液,采用的部分碳分母液的量为碳分母液总量的25%~35%。
其中种子过滤来的种分母液中Al2O3:65~70g/l,NaOH:130~140g/l;
硅钙渣洗涤来的硅钙渣洗液中Al2O3:45~50g/l,NaOH:45~50g/l;
成品过滤来的Al(OH)3洗液中Al2O3:15~20g/l,NaOH:30~40g/l;
蒸发槽罐区来的部分碳分母液中Al2O3:25~35g/l,NaOH:55~60g/l;
混合后的调整液中Al2O3:45~55g/l,NaOH:65~75g/l。
将调配的调整液与粉煤灰烧结熟料按质量比(3~4)∶1输送到筒形溶出器内,进行逆流溶出,反应温度70~75℃,反应时间10~30分钟。
上述的粉煤灰烧结熟料粒度≤8mm,其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Al2O325~35%,SiO2:12~18%,CaO:25~35%,Na2O:15~20%,Fe2O3:1~2%。
筒形溶出器溢流(其中Al2O3:100~110g/l,NaOH:105~115g/l)进入水旋器,经水旋器分离后,水旋器溢流进入沉降槽,向沉降槽中加絮凝剂,选用常用的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或聚合硫酸铝絮凝剂均可。絮凝剂加入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沉降槽内浆液的0.05~0.5%,进一步絮凝沉降分离,絮凝沉降分离后的溢流(其中Al2O3:100~105g/l,NaOH:105~115g/l)进入粗液槽,经粗液泵送至常规的脱硅工段,进一步进行脱硅和分离制备氧化铝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32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播控制信道的实现方法
- 下一篇:依据人体信号自动调整照明方向的照明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