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重机回转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3251.2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3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宋贵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贵生 |
主分类号: | B66C13/22 | 分类号: | B66C13/22;B66C23/8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015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回转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特种电机调压调速控制,一种起重机的回转控制装 置。
背景技术:当前我国在起重机的回转控制领域多采取分档的串联不同电阻 的降压技术来控制起重机的回转臂的启动行走和停止,该技术运行不平稳,体 积大,并不能有效而准确的控制起重机的回转力度和角度;虽然也有变频器控 制技术在应用,但成本高,并且涡流还需另外的装置控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而是否能够有一种质量优秀、比较便宜且运行平稳的控制装置是一个亟需解决 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起重机回转控制器,其目的是解决以往的分档 的串联控制器体积大、运行不平稳的问题和以往的变频器控制技术成本高,效 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起重机回转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回转控制器包括中央控 制电路、电源电路、操作命令采集电路、可控硅驱动电路、电机转向驱动电路、 同步信号采集电路和参数设定仪;所述操作命令采集电路、可控硅驱动电路、 电机转向驱动电路、同步信号采集电路和参数设定仪均与中央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电源电路与中央控制电路、操作命令采集电路、可控硅驱动电路、电机转 向驱动电路和同步信号采集电路连接。
所述可控硅驱动电路为七个。
所述中央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一个涡流驱动脉冲产生电路、六个可控硅 驱动脉冲产生电路和一个脉冲振荡波产生电路;所述涡流驱动脉冲产生电路和 可控硅驱动脉冲产生电路的其中一个输入端分别与单片机的引脚连接,另一个 输入端接至脉冲振荡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涡流驱动脉冲产生电路和可控 硅驱动脉冲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可控硅驱动电路上的输入端;在所述单片 机上还连接有三个单刀双掷开关,每个单刀双掷开关分别连接至单片机的一个 引脚。
所述操作命令采集电路包括操作电位器和电压跟随器;所述电压跟随器分 为上电压跟随器、中电压跟随器和下电压跟随器;所述上电压跟随器通过端口 连接至操作电位器的上端,所述中电压跟随器通过端口连接至操作电位器的活 动端,操作电位器的下端通过端口连接至地电位,所述下电压跟随器通过端口 固定连接在操作电位器的中间位置;所述中电压跟随器通过端口连接至中央控 制电路;所述上电压跟随器与中电压跟随器之间还连接有电阻;所述中电压跟 随器与操作电位器的接地端之间也连接有电阻。
所述同步信号采集电路中包括三相交流同步采集电路和涡流同步采集电 路;所述三相交流同步采集电路包括三相电源、三个光电耦合器和三个运算放 大器;所述三个光电耦合器分别为第一上光电耦合器、中光电耦合器和第一下 光电耦合器;所述三相电源分别经三个功率电阻接到三个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 极管正极,另外,每个发光二极管还反向并联一个保证反向电流也能通过的二 极管,所述三个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负极接在一起形成三相星型接法;所 述三个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分别接入三个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三个运算 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固定电位,三个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接入中央控制电 路;所述涡流同步采集电路包括第二上光电耦合器、第二下光电耦合器;所述 第二上光电耦合器的二极管正极与第二下光电耦合器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后通 过电阻接入上信号端口,第二下光电耦合器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上光电耦合器 的二极管负极连接后接至下信号端口;所述第二上光电耦合器和第二下光电耦 合器的输出端并联后接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从而形成当上信号端口和下 信号端口的信号强度相等时都有脉冲输出的电路,而该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 接入固定电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贵生,未经宋贵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3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