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气管炎利咽的中药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12883.7 | 申请日: | 2009-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郑轶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轶颖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1/00;A61P11/04;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168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气管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治疗气管炎利咽的中药,特别适用于长期患有气管炎并带有咽喉不适的人。
背景技术:
气管炎是病毒或细菌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对支气管粘膜损害所造成的炎症,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化时。临床表现为连续两年以上,每年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现象。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由于感风寒或风热,使肺气闭塞、宿降失常而致气喘,慢性支气管炎后期,气喘成为经常性,轻者活动气短,重者喘息不能平卧,面色黧黑,面浮足肿,是由于病久肺肾两虚,使肺虚不能降气,肾亏不能降气所致。
目前现有的治疗方法是长期服用抗菌药物,反而会二次感染,同时会有心率加快、头晕、具有抗药性,引起副作用。有些中药效果不明显,会同时伴有西药一起服用,也会有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治疗气管炎利咽的中药,能够在短期内看到效果,长期治愈,对人无副作用。
本发明中药原料配制是:
岩白菜1--30g、铁豆骨1--30g、万丈深1--30g、见风兰1--30g、十血藤1--30g、桔梗1--5g、远志1-5g、甘草5-20g、川贝母1-5g、苦杏仁0.1-0.5g、冰片1-5g、川乌4--12g、草乌4--12g、连翘4--12g、当归4--12g、白芷4--12g、白芨4-12g、肉桂4--12g、云苓6--18g、乌药4--12g、陈皮4--12g、半夏4--12g、木别子4--12g、槐枝6--18g、松塔8--24g。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中药制剂从根本治愈病症,提供的生产方法简单易行,用于对本发明提供的原料药的生产中,不会导致有效成分的丧失,影响药品的效果;药品具有养阴润肺、止咳祛痰的功能,解毒消热,御寒能力并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消痰,通经止痛具有止咳化痰,平喘通络,抑菌消炎,促进红细胞、血色素及升高白细胞的作用,改善呼吸机能,故具有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采用下述方式配制:
岩白菜2g、铁豆骨2g、万丈深2g、见风兰3g、十血藤5g、桔梗3g、远志3g、甘草10g、川贝母2g、苦杏仁0.2g、冰片2g、川乌5g、草乌5g、连翘5g、当归8g、白芷6g、白芨5g、肉桂6g、云苓10g、乌药5g、陈皮8g、半夏5g、木别子8g、槐枝10g、松塔12g。
实施例2,采用下述方式配制:
岩白菜15g、铁豆骨20g、万丈深10g、见风兰5g、十血藤10g、桔梗4g、远志2g、甘草10g、川贝母2g、苦杏仁0.3g、冰片4g、川乌8g、草乌5g、连翘8g、当归6g、白芷5g、白芨8g、肉桂10g、云苓15g、乌药8g、陈皮10g、半夏8g、木别子8g、槐枝10g、松塔16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轶颖,未经郑轶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结石病症的中草药配方
- 下一篇: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