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抗浮功能的矿浆浓缩池地下基础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2735.5 | 申请日: | 200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7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钢;王辉;崔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5 | 分类号: | E02D29/05;E02D31/12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矿浆 浓缩 地下 基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选矿浓缩池地下基础结构的地下构筑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是一种具有抗浮功能的矿浆浓缩池地下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规定,在进行地下基础结构构筑物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地下水对地下构筑物的上浮力影响因素。按以往传统的设计经验,在进行矿浆浓缩池、澄清池等地下基础结构设计过程中往往采取增加浓缩池、澄清池等构筑物配重的结构形式来抵消地下水的上浮力作用,从而使浓缩池、澄清池等在清空池内浆体进行检修这一最不利状态下,保证与浓缩池、澄清池等地下基础结构与之连接的地下管道通廊、生产管道等不被破坏。采取增加构筑物配重的结构形式来抵消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必须增加构筑物的混凝土用量。因此,在构筑物施工过程中,所占场地大、施工周期长、工程一次性投资高、地下水资源不能很好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抵消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减少矿浆浓缩池地下基础结构构筑物配重部分的混凝土工程施工量,降低工程投资,又能使地下水得到有效的生产利用的具有抗浮功能的矿浆浓缩池地下基础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具有抗浮功能的矿浆浓缩池地下基础结构,包括矿浆浓缩池,管道通廊、底流泵站,其特征在于:在矿浆浓缩池基础底角周边的回填土层下面铺设由透水性好的碎石层构成的渗水通道,此渗水通道与渗水井相连通,所述的渗水井由埋入碎石层渗水通道内的井筒,设在井筒内的水泵所组成,此水泵与排水管相连接。
所述的碎石层的厚度为500-1500mm,宽度为1000-2000mm。
所述的渗水井的井筒由钢管或预制混凝土管构成,井筒周身均匀布置透水孔,井筒外表用透水性能好的土工布包裹。
所述的渗水井的井筒底部埋入碎石层渗水通道内200--400mm,,井筒上部高出地面400-6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在矿浆浓缩池基础底角周边的回填土层下面铺设由透水性好的碎石层构成的渗水通道,且将渗水通道与渗水井相连通,厂区内地下管道系统渗水、天然雨水、原有地下水等汇积,通过渗水通道和渗水井内水泵排入到环水管网,在满足抗浮力要求的同时,既降低了工程投资、减少了工程的施工周期,又能使地下水得到有效的生产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矿浆浓缩池布置渗水通道和渗水井的结构图。
图2为图1A-A剖视图。
图3为图1B-B渗水通道与井筒剖面图。
图4为井筒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具有抗浮功能的矿浆浓缩池地下基础结构,包括矿浆浓缩池2,管道通廊5、底流泵站4,其特征在于:在矿浆浓缩池2基础6底角周边的回填土层7下面铺设由透水性好的碎石层1构成的渗水通道,此渗水通道与渗水井3相连通,所述的渗水井3由埋入碎石层1渗水通道内的井筒9,设在井筒9内的水泵8所组成,此水泵8与排水管相连接。本发明所述的渗水井的井筒9由钢管或预制混凝土管构成,井筒周身均匀布置透水孔10,井筒9外表用透水性能好的土工布包裹,以免堵塞。其渗水井的井筒9底部埋入碎石层1渗水通道内的深度最好在200--400mm,然后用回填土7填埋,填埋时井筒上部要高出地面400-600mm,以方便水泵抽水,如图3、图4所示。
本发明在设计过程中在浓缩池地下基础结构外设置渗水通道及渗水井,在渗水井内还安装由吸水泵,此水泵采用液位控制启动的水泵,其液位控制高度以浓缩池在清空状态下本体自重能够克服地下水浮力保证安全使用为准,由水泵抽出的地下水经排水管排入到厂区的循环水管网进行生产使用。既降低了工程投资、减少了工程的施工周期,又能使地下水得到有效的生产利用。
本发明为了满足浓缩池的抗浮力要求,其最好将渗水通道的碎石层的厚度建成500-1500mm,宽度为1000-2000mm。其渗水通道的碎石层采用矿山排岩碎石,不仅成本较少,而可以节省大量配重部分的混凝土,减少了工程的一次性投资。
本发明不仅适用于矿浆浓缩池地下基础构筑物,而且还适用澄清池、蓄水池等地下基础构筑物建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7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泵车防倾翻控制电路
- 下一篇:海涂泥快速固结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