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哈士蟆油的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2444.6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7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孝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溪龙宝(集团)参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56 | 分类号: | A61K35/56;A61P1/14;A61P37/0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710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哈士蟆油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制作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活性哈士蟆油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哈士蟆油为雌性哈士蟆输卵管经加工制成的阴干品,也有称之为雪哈油。哈士蟆油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等有益成分。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腥,有补肾益精、润肺生津、清神明目、益肝健胃、退热等功效。现代医学发现,它还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常用于身体虚弱、精神不足、病后失调等情况。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哈士蟆油类产品,如雪蛤晶、雪哈人参精等,但大都为复合原料,不能满足如今人们对天然产品的需求。虽然也有哈士蟆油软胶囊,但在制作过程中,首先将哈士蟆油采用70%的酒精或二氧化氯进行杀菌,然后高温干燥或自然状态下晾干,在进行软胶囊的制作,存在的缺点是:杀菌一般要8~12小时,在浸泡过程中,将哈士蟆油的营养成分破坏掉,而且,干燥时间也要8~12小时,哈士蟆油特有的营养成分也会随着干燥时间而流失,影响成品中哈士蟆油的功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保持哈士蟆油活性的制作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取鲜哈士蟆油,剔除内脏、皮、肉、泥块和卵粒,清洗,淋干;在温度30~50℃下,微波杀菌2~3分钟后,送入冷冻干燥机,在温度-45℃~-35℃下,冷冻7~9小时;启动真空泵,在真空度为1.3Pa~13Pa状态下,第一次升温,在25~35℃下,加温升华9~11小时;第二次升温,在55~65℃下,加温升华11~13小时;第三次升温,在75~85℃下,加温升华9~11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微波杀菌,不仅杀菌温度低,而且速度快,使物体能内外整体杀菌,而不破坏物体原有的营养成份。真空干燥避免了高温干燥中随着水分的蒸发而带走哈士蟆油体内特有营养物质的缺点。采用低温冷冻,真空升华技术,可以维持哈士蟆油的活性成分,使其具有高生物活性和化学活性。
经对比检测结果,证明了活性哈士蟆油所含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与鲜哈士蟆油基本相同。通过本发明的制作工艺,保存了哈士蟆油的鲜度和有效营养成分,保存了其的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鲜哈士蟆油,剔除内脏、皮、肉、泥块和卵粒,清洗,淋干;在温度40℃下,微波杀菌2~3分钟后,送入冷冻干燥机,在温度-40℃下,冷冻8小时;启动真空泵,在真空度为5Pa状态下,第一次升温,在30℃下,加温升华10小时;第二次升温,在60℃下,加温升华12小时;第三次升温,在80℃下,加温升华10小时。制得活性哈士蟆油。检测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取鲜哈士蟆油,剔除内脏、皮、肉、泥块和卵粒,清洗,淋干;在温度30℃下,微波杀菌2~3分钟后,送入冷冻干燥机,在温度-45℃下,冷冻9小时;启动真空泵,在真空度为1.3Pa状态下,第一次升温,在25℃下,加温升华11小时;第二次升温,在55℃下,加温升华13小时;第三次升温,在75℃下,加温升华11小时。制得活性哈士蟆油。检测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取鲜哈士蟆油,剔除内脏、皮、肉、泥块和卵粒,清洗,淋干;在温度50℃下,微波杀菌2~3分钟后,送入冷冻干燥机,在温度-35℃下,冷冻7小时;启动真空泵,在真空度为13Pa状态下,第一次升温, 在35℃下,加温升华9小时;第二次升温,在65℃下,加温升华11小时;第三次升温,在85℃下,加温升华9小时。制得活性哈士蟆油。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溪龙宝(集团)参茸有限公司,未经本溪龙宝(集团)参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4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纸机
- 下一篇:液相介质加热双膜泡法制备聚乳酸薄膜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