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工件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1519.9 | 申请日: | 200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娄延春;冯志军;闫卫平;宋国金;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铸造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D11/00 | 分类号: | C21D11/00;C21D1/1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10022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工件 热处理 变形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工件热处理技术,特别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小或消除金属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变形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热处理变形是指零件经热处理后尺寸发生了变化,比如弯曲、翘曲、扭曲等,其变形量超过了图样公差要求必须修正,否则零件报废。零件热处理变形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现代机器制造中零件变形成本占了整个制造成本的很大部分,热处理零件变形校直工序和特殊工装的成本往往达到热处理总成本的20%~25%。控制工件热处理变形意义重大。
最容易造成变形的是固溶处理中的淬火过程。现有的控制工件热处理变形的方法有3个途径,第一是减小工件冷却速度,从而减小变形;第二是用机械方法限制工件变形;第三是在变形后利用专用装置矫正工件的变形。
减小工件冷却速度是常用的方法,现有的方法主要是改变冷却介质类型,例如采用矿物油可以显著降低工件冷却速度,从而减小变形。对于大多数铝合金铸件来说,油的冷却速度太低,不能满足工件热处理力学性能要求,并且热处理后附着在工件表面的油膜需要用专门清理工序清除。目前比较常用的减小铝合金工件热处理变形的方法是采用聚合物淬火剂淬火(文献1:吴瑞豪、冯敏:B-757飞机铝合金零件聚合物淬火,《金属热处 理》2001年第1期:48-50)。这种淬火方法可以明显减小铝合金工件变形,在铝合金变形材料热处理中广泛应用。铝合金铸造件通常结构远比铝合金变形材料制件复杂,热处理变形倾向更大。聚合物淬火剂淬火法用于铸造铝合金件,其效果因铸件结构而有所不同,对于变形倾向大的薄壁件和复杂件,最终变形量往往还超标。气体介质淬火可以显著减小金属工件的热处理变形,但通常气体介质的冷却速度低,不能满足工件的最低冷速要求,需要采取专门技术措施提高气体介质的冷却速度,例如一项中国专利(申请号:87105737)发明的在流化床中快速淬火的方法是用一定流量的高传导性气体使由具一定的颗粒类型和尺寸的颗粒组成的床流态化介质冷却工件。现有的气体介质淬火需要与流态床热处理技术结合,技术和所需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并且只适合大量流水线生产。
在工件淬火过程中采用专门设计的卡具卡紧工件,用机械方法限制工件变形是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每一种卡具只适合一种特定的工件,每个尺寸工件都需要专门卡具。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97207291.8只适合某种细长工件。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模具成本高。
在工件热处理变形后利用专用装置矫正工件的变形也是常用的方法。工件变形后矫形费用高,耗时多,并且有些情况下难以矫形。
人们渴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金属工件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工件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工件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第一类方法,是在工件进入冷却介质过程中,使用处于工件周围的固定工件的铸铁球或钢球阻挡冷却介质的运动对高温工件的冲击,从而减小工件因受到水的机械作用力产生的变形;第二类方法:是刚性固定工件各部分的相对位置,用机械方法限制工件产生变形。
所述金属工件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优选还满足下述要求:
第一类方法中,根据需要热处理工件的尺寸和结构,先使用一个可以容纳工件的带金属网的框架,把工件置入框架中部,并且工件不与框架直接接触,在工件与框架之间,以及工件内所有各个空间填充以可流动的类球形介质;所述的可流动的铸铁球或钢球为空心或实心结构;
第二类方法中,根据需要热处理工件的尺寸和结构,先使用一个可以容纳工件的带金属网的框架,把工件置入框架中部,并且工件不与框架直接接触,在工件与框架之间,以及工件内所有各个空间填充以铸铁球或钢球;所述铸铁球或钢球为实心固体介质或者不活发生明显变形的空心结构;所述铸铁球或钢球的尺寸大致相同,其添实框架工件内外所有空间,机械固定了工件各部分的相对空间位置,使工件变形无法发生。
在所述金属工件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的第二类方法中,还满足下述优选要求:
所述铸铁球或钢球与工件表面以及相互接触的铸铁球或钢球之间的空隙在淬火过程中被淬火冷却介质充填。
所述铸铁球或钢球实体的直径为1mm~30mm。
在使用铸铁球或钢球初步固定工件之后,把盛装好工件并紧固好的框架放入热处理炉进行固溶处理;在固溶处理完成后把盛装好工件的框架整体投入淬火冷却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铸造研究所,未经沈阳铸造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15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腕表式个人定位追踪器
- 下一篇:用于集成电路测试的多路模/数数据并行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