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不同长度饱和碳链连接的双核联吡啶钌/锇ECL标示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1299.X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4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国;杨洋;樊江莉;彭孝军;刘凤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7D213/22;C07D471/04;G01N21/66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 杰 |
地址: | 11602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长度 饱和 连接 双核联 吡啶 ecl 标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类以不同长度饱和碳链连接的双核联吡啶 钌/锇ECL标示物。
背景技术
电化学发光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也称为电致化学发光,ECL)是 在电极表面产生的电活性物质经历电子转移反应形成激发态,之后激发态能量以光的 形式释放出来。在实际应用中,最广泛采用的发光物质是三联吡啶钌金属配合物。随 着现代分析科学领域的日益发展,如何增强Ru(bpy)32+ECL强度,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已成 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组建双核及多核钌金属络合物体系是在不改变共反应物结构及 其在电极表面直接氧化过程的条件下,通过引入更多的反应活性中心达到增强ECL强度的效 果,从而取得更高的检测灵敏度。为此,国内外各研究组开展了许多相关研究:
(1)Richter教授用苯环作为桥基将两个联吡啶配体连接起来合成了如图1所示的双核钌 金属络合物[(bpy)2Ru]2(bphp)4+,并对其光物理、电化学及ECL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 现双核钌金属络合物[(bpy)2Ru]2(bphp)4+具有和单核Ru(bpy)32+相同的ECL发射光谱,表明两者 的ECL过程存在同样的MLCT激发态。通过分别将乙腈、50∶50(v/v)乙腈/水、水溶液作为 反应介质,利用湮灭反应、TPrA氧化还原体系、S2O82-还原氧化体系三种方法进行测试,发 现[(bpy)2Ru]2(bphp)4+在三种反应介质中,利用湮灭反应及TPrA共反应体系产生的ECL效率是 Ru(bpy)32+ECL的2-3倍。(M M Richter,A J Bard.Anal.Chem.,1998,70:310~318)
[(bpy)2Ru]2(bphb)4+结构
(2)孙立成教授利用苯环、联苯及萘环作为桥基通过酰胺键连接两个联吡啶配体,合成 了三种双核钌金属络合物。以0.1M TPrA作为还原剂,ECL在乙腈溶液中测试结果表明以萘 环连接的双核钌金属络合物表现出最佳的性能,可以实现10倍以上ECL强度的增强。(MN Li,C Z Zhao,L C Sun,et al.J.Organomet.Chem.,2006,691:4189~4195)
(3)在双核钌金属络合物的工作基础上,多核树枝状分子也成为了一种研究的新趋势。 Roovers合成了具有8个Ru(bpy)32+中心的树枝状分子,在与TPrA共反应试剂作用时,树枝 状分子的ECL强度比Ru(bpy)32+提高了5倍(M Zhou,J Roovers.Macromolecules.,2001,34, 244~252)。
上述研究表明,作为增强ECL强度的一种途径,合成双核及多核金属络合物没有改变共 反应物在体系中的作用,实现了共反应物在相同氧化速率条件下通过增加反应中心的数量以 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在很多情况下,其ECL增强效果只能在有机溶剂中观察到,所以开发一 类可以在水相环境中实现ECL增强的双核联吡啶金属配合物是研究探索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现有共混合体系中Ru(bpy)32+-胺类共反应物体系中反应活性中心 数量少,分子间作用电子传递效率低,必须使用大大过量胺类共反应物的缺点,提供一种能 够在降低胺类共反应物用量的同时,简单利用饱和碳链连接两个Ru(bpy)32+分子形成可以显 著增强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双核联吡啶标示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以不同长度饱和碳链连接的双核联吡啶 钌/锇ECL标示物,其结构通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12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