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命信息能量采集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10893.7 申请日: 2009-03-27
公开(公告)号: CN101518671A 公开(公告)日: 2009-09-02
发明(设计)人: 袁心洲 申请(专利权)人: 袁心洲
主分类号: A61N5/02 分类号: A61N5/02;A61N2/00
代理公司: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何学军
地址: 110164辽宁省沈阳***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命 信息 能量 采集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方法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命信息能量的采集方法及其应用,其采集方法是结合一种可以给生命体补充生命信息能量的仪器,即生命信息场导仪来使用。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信息技术在保健、医疗、动植物育种等方面。

背景技术

本发明是根据俄罗斯华人科学家姜堪政博士的生物场导理论和实验,见申请人与姜堪政博士合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年2月首次出版的《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密》一书,申请人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见申请人的论文:《生命健康需要信息营养》,美国自然科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六期P140-141,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为解决人体在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更方便地、更多地接收生命信息能量,给细胞增加动力,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逆转衰老,而进行了本发明技术的研究工作。

本发明技术应用了量子理论、电磁生物效应理论、以及微波理论研究的成果,可参见王海婴主编200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基础物理学》;刘亚宁主编,2002年1月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的《电磁生物效应》;清华大学2006年10月再版的《量子物理学》;2003年2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的《电磁场理论基础》。

根据中医理论,以及申请人于2007年在北京与其他专家验证的研究成果,可参见2008年发表在《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第3卷第4期P72、第7期P45、第9期P31上的3篇关于生物电磁场即生物信息能量在人体保健医疗方面研究成果论文,生命信息能量调节技术实现了有效改善人体健康状况,全面提升人体健康水平,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现代生命科学告诉我们:“生命的构成决不仅仅是可以观察到的活动实体和能量变化,而且还是一种高度有序化规律的运动过程,调理生命信息能量,调动生命自主、自愈能力,自然成了追求自然健康的重要手段,现代化的社会,亚健康的群体不断扩大,许多慢性病难以治愈,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许多疾病向年轻化发展,说明现代人不缺营养,缺少的是生命信息能量。而如何能获取生命信息能量,怎样获取生命信息能量,这在目前国内市场上却是空白。

本申请人在多年艰苦研究的基础上,于2008年7月17日申请了专利号为200820014067.0,名称为“生命信息场导仪”的发明,与该发明专利产品配合使用,即可以采集到人体以及各类生命体细胞所需要的生命信息能量,激活细胞,逆转生命体衰老,延长生命体寿命。为解决人体在较短的时间里能够方便地、更多地接收生命信息能量,给细胞增加动力,全面提高人体健康水平,逆转衰老,而进行了本发明的研制和开发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生命信息能量采集方法及其应用,它具有可快速采集生命信息能量的显著特点,具有激活细胞,延缓生命体衰老,延长生命体寿命等保健和治疗的作用,安全可靠便于普及,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独创性。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生命信息能量采集方法是:

A、为生命体,即供体和受体,补充生命信息能量前,采用微观检查仪对提供生命信息能量的生命体即供体和被补充生命信息能量的生命体即受体进行检测,再实施补充生命信息能量操作;

B、把生命体,即生命信息能量的供体和受体放置于屏蔽舱4内,给生命体补充生命信息能量;

C、在生命体,即供体和受体之间放置生命信息采集装置3或物理聚焦装置;

D、通过生命信息采集装置3采集到的生命信息能量通过柔性波导管系统32传递给生命信息能量接收装置1,再使生命体或水接收生命信息能量。

所述的屏蔽舱4内为圆球形、椭球形、圆柱形、方形及各种异型体。

所述的屏蔽舱4为铜或铝材质制成。

所述的屏蔽舱4为无毒塑料制成、内部镶嵌铜、铝箔或电镀金属层。

所述的供体即植物苗,所述的受体即人体。

所述的物理聚焦装置为物理微波透镜。

所述的生命信息能量接收装置1为床、座椅、饮水装置。

所述的生命信息采集装置3为生命信息场导仪中的微波震荡加能器。

所述的微观检查仪为量子共振检测仪、全息生物电检测系统。

生命信息能量采集方法在科研、保健、医疗、美容;动、植物育种技术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特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心洲,未经袁心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08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