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管道除锈清污、防腐涂敷方法及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0822.7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8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常胜 |
主分类号: | B05D7/22 | 分类号: | B05D7/22;B05D3/00;B05D3/12;B05C11/06;B24C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述学 |
地址: | 110032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管道 除锈 防腐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金属管道防腐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金属管道除锈清污、防腐涂敷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自来水金属管道经长时间使用,内壁锈污严重,长期积累使内径减小,明显影响流量及造成水质下降,甚者有漏点出现。目前,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更换新管道,这样作虽然能解决问题,但工程量很大,施工周期长,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用水,尤其可能对装修的用户造成建筑表面破坏,用户不愿接受且耗资较大。更换下来的金属管只能报废,造成很大的浪费。对于特殊使用的用户,可采用化学清洗的方法,但造成的环境的污染及管内壁的腐蚀同样也不可忽视,且工程完成后的再次锈蚀问题无法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从根本上克服上述弊病,提供一种金属管道除锈清污、防腐涂敷方法及其设备,实现勿需全程更换新管线,可进行长距离的微漏点修补施工,对金属管内壁除锈清污及防腐涂敷,实现无毒防腐镀膜,工艺简便、除锈清污效果好,防腐镀膜厚度均匀、表面平滑质量好。显著延长老旧管线的使用年限,并有效的解决了二次锈蚀的难题,节省大量资金,改善管道通经,解决老旧供水管线长时间的水质差问题。对装修完好的用户绝不造成建筑表面破坏,易于为用户接受。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首先在待处理的管道端部装入软体清管器,压缩空气经稳压后打入管道,推动软体封堵器高速运动,将附着力较差的浆状水污,大量积水推出管道;
然后向管道内通过压缩空气吹入天然砂或红钢砂,使不同质量,不同速度的磨料砂相互混杂,碰撞并与管壁充分接触,产生足够的切削力,将附着力较强,较坚硬的锈污除掉;
在管道端部装入加强软体塑料干燥器,通过压缩空气推动加强软体塑料干燥器运动,配合压缩空气排风对管道进行干燥处理;
再向管道内吹入压缩空气的切线风和直风,同时打开流态干扰器的气闸门,由气流携带防腐涂料进入流态干扰器,在流态干扰器中喷射的涂料,使涂料紧贴管壁运动;经缓冲器及整流器的作用消除从流态干扰器中射出的高能脉动气流,使之在层流流态下,涂料均匀的涂敷在管壁上;
最后吹风固化。
上述本方法使用的软体清管器是由两端为聚氨酯发泡形成的圆形封堵件,中间为天然砂或红钢砂的磨料构成。
上述本方法使用的软体塑料干燥器是由两端为橡胶支撑件,中间为塑料泡沫构成。
上述本方法使用的整流器是在圆管中设置十字整流板。
本发明的优点是:1、实现勿需全程更换新管线,可进行长距离的微漏点修补施工。2、对金属管内壁除锈清污效果好,实现无毒防腐镀膜,镀层厚度均匀、表面平滑质量好。3、工艺简便、易实施,便于推广。4、显著延长老旧管线的使用年限,并有效的解决了二次锈蚀的难题,节省大量资金,改善管道通经,解决老旧供水管线长时间的水质差问题。5、对装修完好的用户绝不造成建筑表面破坏,易于为用户接受。6、本发明特别适用与自来水管线及供暖管线。清管距离长达5Km-10K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是除锈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是镀膜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是软体清管器示意图。
图5是软体塑料干燥器示意图。
图6是缓冲器示意图。
图7是流态干扰器示意图。
图8是整流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8,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使用的设备如下:
包括空压机、储气罐稳压器、软体清管器、软体塑料干燥器、缓冲器、整流器、流态干扰器等,其中空压机、储气罐稳压器、缓冲器采用现有技术。见图4,本发明提供的 软体清管器是由两端为聚氨酯发泡形成的圆形封堵件2,中间为天然砂或红钢砂的磨料1构成。见图5,软体塑料干燥器是由两端为橡胶支撑件4,中间为塑料泡沫构成3。见图8,整流器9是在圆管中设置十字整流板。流态干扰器是在轴流管体8的垂直方向连接支管7,支管7上设置气阀门6。图6示出缓冲器5的形状。,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如下:
金属管道除锈:见图1、2,首先将封堵件2及沙粒磨料1组成的软体清管器进入待处理的管道端部,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经储气罐稳压器稳压后打入管道,推动软体清管器作高速运动,软体清管器将附着力较差的浆状水污,大量积水推出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常胜,未经李常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08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辊及带钢边部板型缺陷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能食堂餐饮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