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车式水力发电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10623.6 | 申请日: | 2009-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9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晓平 |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 |
| 代理公司: | 鞍山大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聂振峡 |
| 地址: | 114010辽宁省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车 水力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利用流动的水产生的冲力为动力的发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风车式水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水力发电作为绿色能源发电为世界各国所倡导,目前国内外所采用的水力发电机组都是基于同一原理和同一设计思路,即采用地埋式的水力发电机组发电。这种发电机组需要筑坝,存在:整体设备庞大、结构复杂、安装维修不方便、运行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安装位置固定、适用范围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 发明 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提供一种不必筑坝、结构简单、设备可大可小可单体或成组运行,只要有稳定的水流就可以发电、装机容量大、运行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适用范围广、节省投资的一种风车式水力发电机。
本 发明 风车式水力发电机内容简述:
本 发明 风车式水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叶轮、升降立柱、变速器和发电机组成,有单风车体单发电机、单风车体双发电机和双风车体单发电机三种结构形式。
单风车体单发电机的风车式水力发电机,叶轮的一侧与固定在升降立柱顶部的变速器和发电机联接,叶轮的另一侧通过升降立柱支撑构成。
单风车体双发电机的风车式水力发电机,是在叶轮的两侧设置对称的两个固定在升降立柱顶部的变速器和发电机,与叶轮联接构成。
双风车体单发电机的风车式水力发电机,固定在一个升降立柱顶部的变速器和发电机,其两侧分别与两个叶轮联接,这两个叶轮通过另外的两个升降立柱支撑构成。
将叶轮的叶片制成直板式叶片或凹槽状叶片。
本 发明 风车式水力发电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设备可大可小,可单体或成组运行、运行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适用范围广、节省投资的特点。利用现有的水电站的排水口可进行二次装机或三次装机。可利用水流湍急的江河流域区或在瀑布前或瀑布的后面都可以进行安装风车式水力发电机,使大江、大河变成巨大的发电系统,让江、河的流水成为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单风车体单发电机风车式水力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风车体双发电机风车式水力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双风车体单发电机风车式水力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直板式叶片风车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凹槽状叶片风车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叶轮、2是升降立柱、3是变速器、4是发电机、5是直板式叶片、6是凹槽状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 风车式水力发电机是这样实现的,下面结合附图做具体说明。本 发明 风车式水力发电机,是由:叶轮1、升降立柱2、变速器3和发电机4组成,有单风车体单发电机、单风车体双发电机和双风车体单发电机三种结构形式。
见图1,单风车体单发电机的风车式水力发电机,叶轮1的一侧与固定在升降立柱2顶部的变速器3和发电机4联接,叶轮1的另一侧通过升降立柱2支撑构成。
见图2,单风车体双发电机的风车式水力发电机,是在叶轮1的两侧设置对称的两个固定在升降立柱2顶部的变速器3和发电机4,与叶轮1联接构成。
见图3,双风车体单发电机的风车式水力发电机,固定在一个升降立柱2顶部的变速器3和发电机4,其两侧分别与两个叶轮1联接,这两个叶轮1通过另外的两个升降立柱2支撑构成。
为实现较大输出功率和发电量,本发明可根据实际情况或用户的需求,将发电机并列组合成发电机组。
见图4,在水电站的排水口处或水流湍急的江河流域区,将风车式水力发电机的叶轮1的叶片制成直板式叶片5或凹槽状叶片6。
见图5,安装在瀑布旁的,可将风车式水力发电机的叶轮1的叶片制成凹槽状叶片6。
发明 风车式水力发电机,利用流动的水产生的冲力及水落差的重力为动力,驱动叶轮1转动,带动与叶轮1同轴线联接的变速器3和发电机4,驱动发电机4发电,可通过输出电缆将发电机4发出的电能输送到用户或电网。发明 也可以将叶轮1的动力直接通过万向传动输出到其他地点,再安装发电机。
发明 风车式水力发电机,装机容量大、适用范围广、安装方便,利用现有的水电站的排水口可进行二次装机或三次装机。可利用水流湍急的江河流域区或在瀑布前或瀑布的后面都可以进行安装风车式水力发电机,使大江、大河变成巨大的发电系统,让江、河的流水成为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晓平,未经徐晓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0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圆定子内环曲线单作用叶片泵
- 下一篇:控制发动机压力管道中燃料的温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