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钢用包芯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0374.0 | 申请日: | 2009-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成;范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庆成 |
主分类号: | C21C7/076 | 分类号: | C21C7/0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7100辽宁省本***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钢 用包芯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精炼,特别是一种用于炼钢炉外精练用的包芯线;本发明还涉及这种包芯线的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目前,转炉冶炼低碳铝镇静钢都采用金属铝(或铝铁合金)作脱氧剂,用来脱掉钢中的游离氧。用铝作脱氧剂,其脱氧产物为Al2O3,它对炼钢害处极大。由于Al2O3熔点高(2050℃),在钢水中呈细小的固相,相互润湿性差,不易絮聚长大和上浮除去,最后在钢中形成Al2O3夹杂,这种夹杂物具有不可塑性,会恶化钢材质量。同时,钢水中含有的Al2O3会使连铸水口结瘤,造成水口堵塞。
为了去除钢水中的Al2O3,人们利用钙与氧的亲和力强,钙和氧反应后生成的CaO可与Al2O3结合形成低熔点(1350℃)的7Al2O3·12CaO,后者在炼钢温度下呈液相,相互润湿性好,易于絮聚长大上浮进入顶渣被除去,从而可降低钢中夹杂物Al2O3含量这一特点,发明了在冶炼低碳铝镇静钢时先用铝脱氧,后期再喂钙的所谓钙处理技术,对Al2O3进行变性处理。
钙处理技术包括把含钙粉剂直接喷射到钢液内的喷粉法和把含钙粉剂制成包芯线,用喂线机喂入钢液深部的喂线法。
对于冶炼超低碳、低氮和低氢钢种,如X80-X100石油管线钢和汽车面板钢,是在脱氧前先用真空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然后用铝脱氧,最后再用喂线法进行钙处理。目前普遍使用的包芯线为铁钙包芯线,其线芯由重量30%左右的金属钙和70%左右的还原铁混合制成。由于在真空处理过程中要向钢水中补氧,使处理后的钢水含氧量一般比不处理的要高出很多倍(含氧量可由30ppm升高到600ppm),经铝脱氧后钢水中的的Al2O3含量也比不处理的高出很多,使用上述铁钙包芯线对此钢水进行钙处理有三个缺点:一是包芯线中的还原铁一般还原都不完全,其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氧化铁,在其与钙共同接触钢液的瞬间金属钙易还原氧化铁中的铁,使一部分钙损失在这上面,降低了钙的利用率,要达到预想的处理效果,必然要增加钙的喂入量,使炼钢成本提高;二是仅靠包芯线中的钙生成CaO后再与钢水中的Al2O3生成7Al2O3·12CaO,然后再相互絮聚,长大,上浮进入渣中,速度较慢,要使钢液中的Al2O3被充分去除,所需时间较长,而对于经真空装置处理的钢水,脱氧和浇注的时间间隔被限制的较短,不能满足这一时间要求,因此钢水中的Al2O3不能得到充分去除; 三是这种铁钙包芯线所用的原材料还原铁价格较高,包芯线的造价相应也较高。
三、发明内容
针对铁钙包芯线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价较低、特别适用于上述经真空装置处理和铝脱氧钢水降底Al2O3含量的包芯线及这种包芯线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立足于寻找一种能代替铁钙包芯线所用还原铁的材料。要求这种材料价格要低廉;进入钢液后能使钢液中Al2O3与CaO生成7Al2O3·12CaO的速度加快,上浮时间缩短;本身又不会对钢液造成新的污染。
发明人经过大量的试验和筛选,最终得出以铝热还原法生产金属钙的废渣-钙渣来代替还原铁制造包芯线最为理想。
本发明包芯线,其线芯按重量组成为:金属钙20-35%,金属镁3-5%,铝热还原法生产钙的钙渣60-75%,钝化石灰2-4%。
本发明包芯线的制备方法是:
(1)将所述钙渣粉碎,制成颗粒小于5mm的粉料;
(2)取颗粒小于3mm的金属钙和金属镁及颗粒小于1mm的钝化石灰,按所述包芯线线芯的重量组成比例配料,混合均匀;
(3)将步骤(1)和步骤(2)的物料按包芯线线芯的重量组成比例进行配料,混合均匀,制成芯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庆成,未经郭庆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0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