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控制聚自由基生物质气化再生能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0284.1 | 申请日: | 200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9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兴业 |
主分类号: | C10G57/00 | 分类号: | C10G57/00;C10B53/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 猛 |
地址: | 116001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控制 自由基 生物 气化 再生 能源 系统 | ||
1.一种多级控制聚自由基生物质气化再生能源系统,其包括:热解气化单 元(13)、聚自由基加速反应单元(23)、合成气重整单元(27)三个连续的 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为互相独立的反应室,有气体通道连接, 聚自由基加速反应单元(23)位于热解气化单元(13)之后,合成气重整单 元(27)之前,聚自由基加速反应单元(23)对热解气化产物-初级气化气 进行深度处理,初级气化气在此接触到大量活性自由基存在的高温反应 环境,其功能包括彻底裂解焦油和启动合成气重整反应,气化气随后在 重整单元(27)完成重整反应。
2.一种多级控制聚自由基生物质气化再生能源系统,其包括:预处理单元 (4)、热解气化单元(13)、碳转化单元(15)、熔融单元(17)四个连续的 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为互相独立的反应室,有固体传送通道连 接,物料直接送入预处理装置(4),预处理干燥过程吸出的湿气被导入 碳转化反应单元(15)参与碳转化反应;热解气化单元(13)热裂解并气化 已经预处理过的并干燥的物料;物料完成热解工序后,残碳和残灰分进 入碳转化单元(15);熔融单元(17)连续性地将残余灰分转化成稳固化的 熔浆排出;熔融单元(17)的高温气体进入碳转化单元(15),碳转化单元 (15)产生的高温气体进入热解气化单元(13)。
3.一种多级控制聚自由基生物质气化再生能源系统,其包括各个互相联系 的预处理装置(4)、热解气化单元(13)、碳转化单元(15)、熔融单元 (17)、聚自由基加速反应单元(23),合成气重整单元(27),其特征在 于:每个单元为互相独立的反应室,预处理装置(4)与无氧的热解气 化单元(13)相互独立;聚自由基加速反应单元(23),其位置位于热解气 化单元(13)之后,合成气重整单元(27)之前;碳转化单元(15)位于热 解气化单元(13)之后,熔融单元(17)之前;碳转化单元(15)与聚自 由基加速反应单元(23)之间通过热解气化单元(13)连接,预处理装置 (4)干燥过程中导出的湿气进入碳转化单元(15);熔融单元(17)连续 性地将残余灰分转化成稳固化的熔浆排出;碳转化单元(15)产生的高温 气体进入热解气化单元(13);聚自由基加速反应单元(23)对热解气化产 物-初级气化气进行深度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中所述的多级控制聚自由基生物质气化再生能源 系统,其包括聚自由基加速反应单元(23),聚自由基加速反应单元(23) 包括反应器本体、气体混合装置和聚自由基发生器(22),聚自由基发生 器(22)包括不同类型的能产生自由基的发生源,根据所处理物料的特性 的不同,自由基发生源使用相应不同组合,例如某种或多种自由基发生 源。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多级控制聚自由基生物质气化再生能源系 统,其预处理装置(4),采用全封闭一体化进行颗粒粉碎、传送、分拣、 除金属、干燥、除味、防爆、防泄漏处理等。包括输送装置(1),上料 机构(2),预处理装置上料密封门(3)和下料密封门(12),预处理装置(4) 内部主要包括切碎装置(5),内部传送装置(6),外部热源为间接加热物 料的蒸汽热源(7)、直接加热物料的预热低温空气(8)、以及其他外部热 源(9),通过外部热源和传送装置速率对出口气体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 制,预处理后的物料通过预处理装置下料密封门(12)进入热解气化单元 (13),从物料预处理装置的干燥工序导入的湿气(50),经除尘器(10) 除尘后,被导入碳转化单元(15)底部,湿气导入系统分离出的预处理湿 气中的灰分(42),被送入熔融单元(17)。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中所述的多级控制聚自由基生物质气化再生能 源系统,其包括热解气化单元(13),热裂解并气化已经预处理过的并干 燥的物料,热量来自碳转化单元(15)的还原性高温气体产物,实现完全 无氧热解气化,通过物料移动速度和外部热源(51)来控制反应单元出口 温度,外部热源(51)包括电加热或微波加热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兴业,未经刘兴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02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机润滑油组合物
- 下一篇:PVC加强塑料粒子及其制成的改性硅胶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