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0077.6 | 申请日: | 200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6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董富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富山 |
主分类号: | F03B17/00 | 分类号: | F03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007辽宁省抚***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动力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主要的发电模式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随着人类社会对电能需求不断增加,世界范围内的电能紧缺现象持续发生,尽管上述发电模式在环境破坏和公害等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争议和不足,人们也不得不继续使用这些发电模式,但仍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随着资源紧缺的加剧,资源类的发电模式比例将会逐步减小,而利用自然力的无公害的发电模式将会得到大力发展。近些年开始普及引起环境破坏和公害少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地热发电和潮汐发电等利用自然能源发电的模式。但这些发电模式对环境要求较高,发电效率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因而规模、容量较小,不足以代替传统发电模式和弥补目前的电力缺口。
经本人研究,地心引力不仅是自然规律现象,更是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地心引力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能源,以其转化的动态形式呈现为人所用,比如发展成熟的水力发电能量转化模式,以及相对起步较晚的潮汐发电能量转化模式,再如船的应用,我们这个世界上所谓的重量,上个世纪流行的飞艇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对地心引力能源所转化动态现象的应用。当失去地心引力时,所有物体都飘在空中,比如在太空中的“神舟七号”上,地心引力转化的动态现象就会消失,所以,地心引力是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电装置,利用地球引力的动态转化形式浮力为能源,通过在做功室底部持续充入压缩气体,用气体上浮时的能量推动叶片运动,将部分动能转化成叶轮旋转的机械功,由传动轴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电装置包括一个直立、防水的箱体外壳,内壁圆形的做功室,做功室由下到上逐级扩大,内充满液体,在做功室底部圆心位置有水平设置的推力轴承,推力轴承上有传动轴,通过做功室顶部的定位轴承使传动轴垂直于地面,传动轴上有圆周分布的叶片,叶片高度随做功室逐级扩大而加长,传动轴顶端由联轴器连接固定在箱体顶部的发电机。
本发明是利用地球引力为能源,通过地球引力的动态转化形式浮力,将静态平衡的地心引力用气体与液体的密度差产生浮力而动态化,通过在做功室底部持续充入压缩气体,用气体上浮时的能量推动叶片运动,将部分动能转化成叶轮旋转的机械功,由传动轴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
本发明只需用少部分启动能量使装置运转后,即可用自然力发电,节省能源,没有污染,不受地理位置、季节和气候等因素影响,大范围推广可代替传统的发电模式。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的下部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发电装置,是建造一个直立、防水箱体1,箱体内有做功室3,做功室内壁圆形直立,做功室3由下到上逐级扩大,内充满液体2,液体2通常为水,在做功室3底部圆心位置有水平设置的推力轴承4,推力轴承4上有传动轴5,通过做功室顶部的定位轴承13使传动轴5垂直于地面,传动轴5上有圆周分布的叶片6,叶片6高度随做功室3逐级扩大而加长,传动轴5顶端由联轴器连接固定在箱体1顶部的发电机7。
本发明的发电装置,在做功室3底部有充气口8,通过管道9与箱顶的空压机10相连,空压机10将空气压缩到设定压力后,通过管道9在做功室3底部持续充入压缩气体,用气体上浮时的能量推动叶片6运动,高压气体对第一级叶片6做功后气体上升,水压降低,气体体积膨胀,随即对下一级叶片做功,将动能转化成叶轮旋转的机械功,由传动轴5带动发电机7转动发电,发电机7发出电能一部分为装置本身用电设备提供能量,另一部分由输电设备送入电网。
本发明的发电装置,在做功室3内壁上分布溢流管11口,溢流管11向斜下方布置,溢流管密气通水与回流管12相连,回流管12上方与做功室3顶部相通,做功室3顶部为开口,连通大气,装置所用水为独立循环使用。
本发明的发电装置,可垂直立于地面、深井、水中等,通过框架结构等建筑方法,同时建设多台发电装置构成发电机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富山,未经董富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0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联磁路的双稳态永磁机构
- 下一篇:具有二氧化硅包覆的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