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结构及其夹持元件及其灯管导线固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9759.5 | 申请日: | 200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6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企;林宗贤;吴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6 | 分类号: | F21V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结构 及其 夹持 元件 灯管 导线 固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夹持元件,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此夹持元件的光源结构与灯管导线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参照图1,其显示公知的夹持单元2,用以对一灯管1的导线12进行夹持。灯管1具有灯管本体11以及导线12,导线12设于灯管本体11之上。夹持单元2具有一本体夹持元件21以及一导线夹持元件22。导线夹持元件22接触并夹持导线12。导线夹持元件22具有一弯折部A。
参照图2a,公知的夹持单元2在出厂时便已成形完毕。然参照图2b,当夹持单元2与灯管1进行组装时,导线12容易顶到导线夹持元件22而发生弯曲,造成灯管本体11与导线12接合处损坏,甚至可能造成灯管本体11损伤或龟裂。
参照图2c,此外,若夹持单元2与灯管1组装时施力过当,则易造成灯管本体11的端部撞击弯折部A,使弯折部A变形而影响导线夹持元件22的形状,造成导线12未接触导线夹持元件22,而使灯管1无法作用。
由此可知,当应用公知的夹持单元2夹持灯管1的导线12时,其良率过低,遂会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持元件,以及应用此夹持元件的光源结构与灯管导线固定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夹持元件用以套设于一灯管的第一端并对灯管的一导线进行夹持。夹持元件包括一本体夹持部、一第一导线夹持部、一第一臂、一第二导线夹持部以及一第二臂。第一臂连结本体夹持部以及第一导线夹持部。第二导线夹持部与第一导线夹持部分离。第二臂连结本体夹持部以及第二导线夹持部,第二臂与第一臂分离,其中,第一臂大致上平行于第二臂,第一导线夹持部大致上平行于第二导线夹持部。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元件,可避免公知技术中导线顶到导线夹持元件而发生弯曲,损坏灯管与导线接合处。此外,也可以避免公知技术中灯管端部撞击导线夹持元件而影响夹持效果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显示公知的夹持单元;
图2a显示公知的夹持单元与灯管结合之前的情形;
图2b显示公知技术中导线弯曲变形的情形;
图2c显示灯管撞击导线夹持元件的情形;
图3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元件与灯管结合的情形;
图4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元件未与灯管结合的情形;
图5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元件与灯管的结合过程;
图6a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夹持元件与灯管的结合过程位置偏移的情形;以及
图6b显示图6a实施例中,夹持元件与灯管的结合过程。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灯管 11:灯管本体
12:导线 13:第一端
2:夹持单元 21:本体夹持元件
22:导线夹持元件 100:夹持元件
111:第一导线夹持部 112:第一臂
121:第二导线夹持部 122:第二臂
130:本体夹持部 A:弯折部
B:抵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其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元件100与灯管1结合的情形。灯管1包括灯管本体11以及导线12,导线12设于灯管本体11的一第一端13。夹持元件100设于第一端13。夹持元件100包括一本体夹持部130、一第一导线夹持部111、一第一臂112、一第二导线夹持部121以及一第二臂122。本体夹持部130夹持灯管本体11。第一导线夹持部111夹持导线12。第一臂112连结本体夹持部130以及第一导线夹持部111。第二导线夹持部121夹持导线12,第二导线夹持部121与第一导线夹持部111分离。第二臂122连结本体夹持部130以及第二导线夹持部121,第二臂122与第一臂112分离。
第一导线夹持部111可大致上平行于第二导线夹持部121,第一导线夹持部111与第二导线夹持部121可均为板状结构。另外,第一导线夹持部111与第二导线夹持部121的板状结构宽度W可大于导线12直径,来确保导线12能被挟持与导线12偏移的弹性。详细来说,第一导线夹持部111可约束导线12朝一第一方向y1的平移自由度,第二导线夹持部121可约束导线12朝一第二方向y2的平移自由度,第一方向y1大致上相反于第二方向y2。第一导线夹持部111与导线12线接触,第二导线夹持部121与导线12线接触。也就是说,导线12于第一方向y1或第二方向y2的延伸方向被挟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97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集成式吸附制冷/制热装置
- 下一篇:气体瓶分配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