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天用微型连接器插孔材料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09221.4 | 申请日: | 2009-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4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沈芳珍;周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芳珍 |
| 主分类号: | H01R13/03 | 分类号: | H01R13/03;H01B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325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天 微型 连接器 插孔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航天微型连接器的插孔材料。
背景技术
铜锌管是航天用微型连接器中的插孔零件,是连接器中的及其重要的零件之一。传统的连接器使用铁质材料、黄铜或锡青铜材料为主作为插针插孔的主要材料,采用冲压或普通车削制作,其缺点是结构精度差,环境影响因素比较多,容易生锈,使用寿命短,使用在密度高的连接器时会发生插针和插孔结合不够紧密使得接触电阻不一致从而影响其可靠性,导电率一致性较差时而有漂移,总之,缺陷比较多。随着新材料的开发和新工艺的运用,材料成本和制造工艺成本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产品的可靠性是任何军工产品唯一前提。
根据一些连接器生产厂家的调研结果来看,无论是欧美的AMP、MOLEX、FCI、SAMTEC,日本的JAE、HRS、JAM、SMK、ELCO、NTK,韩国的KET、LG,台湾的FOXCONN、JWT,还是国内的四川华丰企业集团,在这些连接器大厂的产品目录中所查询到的产品均由常规的材料即铜、铁合金制作,产品连接器插孔的最小内径都在Φ0.30mm以上。对于连接器来说,插孔和插芯的可靠连接是必要条件。插孔的加工和插芯加工能力体现在插孔内孔直径的加工能力上,目前国内外的加工水平一般均为Φ0.30mm以上,孔径再小的话,加工难度增加,一方面要保持外径在Φ0.45mm(公差控制在0-0.01mm),又要有孔径保证,壁厚仅为0.075mm,稍有不慎,管壁势必厚薄不一,插拔时的插拔寿命会不达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特提供一种能使插针和插孔结合紧密并使接触电阻一致、性能可靠、稳定的插孔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一种航天用微型连接器插孔材料,其成分含有铁、黄铜或青铜;所述插孔材料成分还包括镍。所述插孔材料成分中镍的比重为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添加镍,插孔薄管壁强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插拔力增强,从而使插孔性能可靠、稳定,使用寿命也得到了延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添加镍,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偏见,当材料成分中镍的比重为1%-7%时,使插孔薄管壁强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插拔力可以达到1200g,而用传统的材料其插拔力仅仅只有800-900g左右,同时产品的寿命会相差很多。以前的材料测试寿命时维持800g插拔力,插拔次数只能做到10000次以上,插拔次数多了,其插拔力会越来越小,而用铜镍锌材料后,如果我们保持1000g插拔力,插拔次数可以达到10万次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芳珍,未经沈芳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92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