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营养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9027.6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1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杜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振宁 |
主分类号: | C05F1/00 | 分类号: | C05F1/00;C05D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左明坤 |
地址: | 264006山东省烟台市珠江路32号留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营养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用产品及制备方法与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营养剂及制备方法 与应用。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方向已从单纯高产向高效高品质方向发展,把现代生物 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而利用废弃资源、变废为宝,生 产高科技产品服务于农业是重要手段。“绿色”、“环保”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实施无公害 生产,发展绿色食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呼吁生态农业建设,强调绿色食品生产,更需 要绿色肥源开发。
胶东半岛地处沿海,废弃的鱼鳞、鱼皮、贝类裙边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废弃物营养丰富, 医药保健食品行业利用生物技术从中提取大量的小分子胶原蛋白肽用于人体的免疫调节,增 强人的体质,美容等,在国际上胶原蛋白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医药、保健、美容、食品等行 业,如(1)化妆品---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老化,进而使人的皮肤柔润光滑而 有弹性。
(2)保健品、食品----利用胶原蛋白食品抗衰老、抗肿瘤、防痴呆食品;糖尿病、心血 管病患者食品和护发护肤、养颜食品,减肥食品;修复肠胃功能食品等。
(3)医药及医疗----整型外科,用于重胃炎、胃溃疡的修复,烫伤或手术皇蛋白质的补 充、恢复疲劳,能补充肌肤蛋白质,使肌肤丰满、养颜防皱强盘健骨等。
(4)生物医学材料----人工皮肤、人工食道、人工心肺气管、烧伤保护膜、手术缝合线、 填充物、注射针筒、血袋、引流插管及植入体(implant)、人工脏器止血剂(如止血绵)、微 胶囊、皮下注射剂、避孕海绵等,其在国外发达国家中已进入运用普及阶段。
(5)研究用途细胞培养用、生物传感器、生物反应器单体膜、血小板凝集用试验药。
在农业中的应用,还少有报道。国际上也刚刚起步,美国近几年将小分子胶原蛋白肽作 为植物的免疫制剂应用到绿色生态环保型生物肥料(包括花、草、叶肥)和农用生物药剂、 生长剂等方面,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植物营养剂,此植物营养剂更利于植物的直 接吸收,给植物补充优质养分,使植物生长平衡,提高免疫力,抵抗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 量,可长效供给植物营养,且完全无毒、无害。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此植物营养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植物营养剂,其是由小分子胶原蛋白肽与中量元素和/或微量元素螯合制成的。所述 小分子胶原蛋白肽的分子量在1000~5000之间,优选1000~3000。
本发明的植物营养剂,所述小分子胶原蛋白肽是利用渔业废弃物作为胶原蛋白来源,其初始 分子量在23~25万单位之间,应用酶定向剪切技术将之酶解而成小分子的胶原蛋白肽。
本发明的植物营养剂,所述渔业废弃物为鱼鳞、鱼皮或贝类裙边。
本发明的植物营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酶解:将鱼皮脱脂或鱼鳞去无机盐进行预处理后,调节pH7.5~8.0,加入总投料量0.3% 的碱性蛋白酶,酶解2小时,过滤后得到小分子胶原蛋白肽溶液;
2)测定:将得到的小分子胶原蛋白肽溶液取样进行水解测定氨基酸的种类和分子量;
3)螯合:根据上述胶原蛋白肽水解氨基酸测定结果,选取适量的小分子胶原蛋白水溶液稀释 到适当浓度,使得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在1000~5000之间,调PH4.5~7.5,加热至35~ 45℃,加入适量的硼元素反应1小时后降至室温,再加入钙元素反应0.5小时,再加入锌元 素反应0.5小时,调PH4.5±0.5,元素加入量按国标计。
其中所述步骤1)中鱼皮用0.2N盐酸水洗后加入脂肪酶脱脂;鱼鳞用3倍量水浸泡后加入投 料量50%工业级盐酸反应10小时,用水清洗鱼鳞两次去灰。
其中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用相同方法加入其它中量和/或微量元素。
本发明的植物营养剂可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本发明采用的小分子胶原蛋白肽与氨基酸、EDTA相比,与元素的螯合作用提高了4~5倍; 螯合态更稳定,可长效供给植物营养;本发明所用的小分子胶原蛋白肽比美国的农用鱼蛋白 的分子量缩小了近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振宁,未经杜振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9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