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识别标签及其运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09014.9 | 申请日: | 2009-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7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19/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识别 标签 及其 运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尤指一种射频识别标签以及其运作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 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数据的通信技术。由于采用射频识别技术的数据读取 器与特定目标之间无需建立实体或光学接触,因此其数据辨识/读写的方便性比 传统的条形码装置更胜一筹。
鉴于射频识别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购物消费、身份辨识、智能型 住家及办公室等领域,并可带来相当程度的便利性,许多企业相继投入巨额研 发预算。然而,除了成本还未降到足以全面取代条形码系统的挑战之外,目前 的射频识别技术亦存在资料保密性不佳的问题。换言之,如何确保不因无线讯 号交换致使数据外泄也是不容忽视的议题。
就目前的EPC UHF C1G2射频识别标准而言,每一个符合此标准的射频读取 装置都可读取任何符合C1G2标准的射频识别标签。虽然射频识别标签本身可设 定密码等认证机制阻止未授权的射频读取装置读取预存于标签内部存储器中的 数据,然而,当未授权的射频读取装置得知有认证机制的存在时,其便可不断 尝试破解该认证机制,且只要时间充足,目前未臻完善的射频识别标签认证机 制很可能遭到破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射频识别标签及其运作方法,可以 降低射频识别标签被非法射频读取装置盗取数据的风险。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标签的运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接收 一读取指令。随后,产生一模式参数。接着,根据该模式参数自一状况群组中 选取一模拟状况,其中该状况群组系包含有一第一状况及一第二状况。最后, 根据该模拟状况选择性地产生一回复讯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标签,包含相互耦接的一传送及接收模块以 及一处理模块。该传送及接收模块可接收一读取指令,并且该处理模块可根据 该读取指令仿真出不同的响应状况以响应该读取指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该处理模块更包含一模式参数产生单元、一选择单元、 一第一仿真单元以及一第二仿真单元。该模式参数产生单元耦接于该传送及接 收模块,以接收该读取指令,并根据该读取指令产生一模式参数。该第一仿真 单元可仿真一第一状况,而该第二仿真单元可仿真一第二状况。
此外,该选择单元耦接于该模式参数产生单元、该传送及接收模块、该第 一仿真单元以及该第二仿真单元,用以根据该模式参数来选择该第一仿真单元 或该第二仿真单元以使该射频识别标签仿真出该第一状况或该第二状况。
本发明采用的射频识别标签及其运作方法,可藉由提供虚拟身分信息或虚 拟内容信息给非法射频读取装置,并且仿真真实读取情况而欺骗非法射频读取 装置,使其以为已经窃取到真实数据,藉以有效降低射频识别标签被非法射频 读取装置盗取数据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射频识别标签功能方块图。
图2为图1的射频识别标签的运作方法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射频识别标签功能方块图。
图4为图3的射频识别标签的运作方法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射频识别标签功能方块图。
图6为图5的射频识别标签的运作方法流程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射频识别标签功能方块图。
图8为图7的射频识别标签的运作方法流程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射频识别标签功能方块图。
图10为图9的射频识别标签的运作方法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射频识别标签 100:传送及接收模块
102:处理模块 1020:模式参数产生单元
1022:选择单元 1024:第一仿真单元
1026:第二仿真单元 1028:第三仿真单元
104:状态控制模块 106:认证模块
108:储存单元 20:射频读取装置
S50~S56:流程步骤 S600~S616:流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90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信优惠券及其应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菜单画面显示装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