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近视和眼疲劳的眼用即型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08680.0 申请日: 2009-02-12
公开(公告)号: CN101632717A 公开(公告)日: 2010-01-27
发明(设计)人: 张娜 申请(专利权)人: 张娜
主分类号: A61K36/66 分类号: A61K36/66;A61K9/00;A61K47/34;A61P27/02;A61P27/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50002福建省福州市鼓楼***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近视 疲劳 眼用即型 凝胶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青少年近视,假性近视和连续近距离使用视力所引起的眼疲劳的眼用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紫金龙总生物碱为主要药物的眼用即型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眼用即型凝胶(in Situ Forming Eye Gel)制剂技术背景

原位凝胶(in-situ-gel),又称在位凝胶,系指高分子材料以溶液或半固体状态给药后,在用药部位对外界刺激发生响应,发生分散状态或构象的可逆转化,形成的半固体或液体制剂。近年来,随着一些“智能型”高分子,特别是一些环境敏感型高分子材料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原位凝胶这种新型给药系统的出现和进一步开发。其与传统的给药系统相比,原位凝胶制剂有着显著的优点:

(1)对接触环境的改变作出物理的或化学的响应,根据响应值的大小调整制剂的理化性状(如相转变程度等)以及药物在体内的状态(如释放、滞留等),以适应病情的及时有效治疗;

(2)将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环境敏感性高分子材料中即可制成凝胶剂。它能较长时间与作用部位发生紧密接触,有较好的生物黏附性,并可提高药物从接触部位的吸收,避开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具有高度亲水性的三维网状结构,将其中的药物或药物-辅料初级制剂(如乳剂、脂质体、纳米粒等)束缚于其中或其间隙中,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并可以稳定其中的药物或药物-辅料初级制剂;

(4)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能,如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在体外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易灌装,便于工业化生产;

(5)适用于原位凝胶剂的药物范围很广,原位凝胶可用于局部作用药物、全身作用药物、亲水性药物、疏水性药物、酸性药物、阳离子药物、大分子药物、细胞组织等;

(6)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且使用方便,易被患者接受,可以从多种给药途径给药。

原位凝胶的形成机制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对外界刺激的响应,使聚合物在生理条件下发生分散状态或构象的可逆变化,完成溶液与凝胶间的互变过程。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温度敏感型,离子敏感型,pH敏感型和光敏感型等。

原位凝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可根据需要应用于多种不同给药途径,例如可用于眼部给药、鼻腔给药、直肠和阴道给药、注射给药、口服给药等。

原位凝胶在国外一直是药剂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在国内由于辅料以及经济效益等原因的限制,研究的还不够深入。将原位凝胶应用于眼部给药途径的药剂研究,即使在国外仍属于较新的领域,真正成熟的产品极少。目前美国FDA已批准了一个此类产品马来酸噻吗洛尔胶样滴眼液,属于离子敏感型凝胶,内科医生临床药物手册(Physicians Desk Reference,PDR)已收载,名称为TimololMalaeate Ophthalmic Gel Forming Solution(眼用胶凝溶液)。另外还有2个采用泊洛沙姆407制备的人工泪液眼用即型凝胶已在澳大利亚和日本上市。目前国内尚无此类产品上市,部分此类产品尚在研究和申报阶段,主要是温度、pH敏感型眼用即型凝胶,使用的名称有眼用凝胶、在体凝胶、凝胶型滴眼液、缓释滴眼液等,后经药典会审核,将此类制剂的通用名改为眼用即型凝胶。国内涉及此类产品的详细配方和工艺技术仅见于专利文献:申请号:200510021579.0,200610050215.X,200710106037.2,200710123151.6,200710123318.9,200710129822.X,ZL 200410064366.1,03135526.9,200510109453.9,02136580.6。尚未见其它出版物有公开发表。除专利文献外,其它收集到的文献多为综述性的资料或是某具体产品的非配方和工艺技术方面的信息。

某种药物是否适合制成眼用即型凝胶剂型,以及适合制成哪种机制类型的眼用即型凝胶,需充分考虑它的临床应用、药物性质、生产设备、条件和经济成本等多种因素,需通过配方、工艺的筛选研究。

2、紫金龙药材提取物应用于药物制剂背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娜,未经张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8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