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门诊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08275.9 | 申请日: | 2009-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7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上村晃正;首藤正志;木下英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6B13/12 | 分类号: | B66B13/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申民 |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品***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门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诊断设置于电梯轿厢的门(下面称为轿厢门)与设置于各楼层层站的门(下面称为层站门)的卡合部分的状态的电梯门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电梯构成为,轿厢门随着电梯的平层而与层站门的相卡合,由此两门连动地进行开闭。此时,驱动源位于轿厢门侧,层站门与轿厢门相关连动。
图9是显示现有的单开型电梯门的构成的示意图。图9(a)是层站门102,图9(b)是轿厢门103,分别显示为从内侧观察时的构成。层站102设置在建筑物各楼层。轿厢门103设置在电梯的轿厢,与轿厢一同在升降通道内移动。
如图9(a)所示,层站门102包括门板104a,吊架105a,门槛106a,吊架轨107a,吊架辊108a,锁定机构109,关闭装置(クロ一ザ)110,挡块111a等。吊架轨107a安装在升降通道壁101a。在门板104a的下端部,安装有在门槛106a的沟部滑动的靴材112a(シユ一材),该靴材112a不会滑出沟部。
锁定机构109为锁定门板104a的关闭状态的机构,由杠杆113,辊114a、114b,杠杆收容部115,层站门完全关闭检测开关116,接点117所构成。
辊114a、114b安装于杠杆113,通过辊114a的轴部固定在吊架105a。从而,杠杆113,辊114a、114b可以辊114a的轴部为支点转动。关闭装置110通过盘簧力得到关门的力以产生始终朝关闭方向推层站门102的力。另外,还有利用重力得到关门力的其他方式。
层站门完全关闭检测开关116由微开关构成,设置在层站门102的关门端侧,通过与接点117的抵接而成为ON。如果该层站门完全关闭检测开关116为ON时,则显示层站门102为完全关闭状态(在关门端锁定的状态)。
又,如图9(b)所示,轿厢门103包括门马达118,滑轮119,带120,托架121,门板104b,吊架105b,门槛106b,吊架轨107b,吊架辊108b,挡块111b,卡合机构122等。吊架轨107b安装在轿厢壁101b。在门板104b的下端部,设置有在门槛106b的沟部滑动的靴材112b,该靴材112b不会滑出沟部。
作为驱动源的门马达118设置在轿厢门103侧,层站门102与轿厢门103相卡合地进行开闭。此时,门的开闭动作通过门控制装置100控制。
卡合机构122使得门板104a与门板104b相卡合地移动。卡合机构122由被通常称为“剃刀”(カミソリ)等的一对卡合部件123a、123b,和连接卡合部件123a、123b的连接部件124构成。其中一个卡合部件123a固定在门板104b。另一卡合部件123b通过其他引导机构(未图示),能与门板开闭时的位置连动地调整卡合部件123a-123b之间的间隔。
又,在某些机种中,卡合部件123b固定在门板上。此时,卡合部件123a-123b的间隔固定。
又,虽然在本图9中省略,但是在通常的单开型门装置中,层站门102、轿厢门103分别具有两块以上的板,并分别通过减速机构(未图示)使得和门板104a、104b连动进行开闭动作。
图10是电梯的轿厢停止时层站门102和轿厢门103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在进行开门动作之前,设置在层站门102上的辊114a、114b与设置在轿厢门103上的卡合部件123a、123b保持适当的间隔。因此,在轿厢运行时,辊114a、114b和卡合部件123a、123b不会发生碰撞。
图11显示了设置在层站门102上的锁定机构109的样式。图11(a)~图11(c)显示开门时的状态,图11(d)~图11(f)显示关门时的状态。又,此处省略了门板104a、104b等部件。
图11(a)中,设置在层站门102的辊114a、114b夹设在设置于轿厢门103上的卡合部件123a、123b之间,且仅相隔一定距离。开门时,从图7所示的门马达118将动力通过带120、托架121传递,使轿厢的门板104b向开门方向移动。
卡合部件123a、123b与门板104b的动作连动,开始向图11(b)的箭头方向移动。此时,卡合部件123a、123b还未与辊114a、114b接触,仅轿厢门103侧在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电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电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82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