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7969.0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7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工藤良太郎;長泽俊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瑞萨科技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H02J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屠长存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3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57496的 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将该申请的内容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装置,例如对于将高电压转换成低电压的开 关电源装置有效的技术。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多相降压转换器(buck converter), 其包括:并联到共同电容上的n个电感器、分别连接到所述各个电感 器的n个输出开关装置、通过PWM控制来驱动所述各个输出开关装置 的n个相输出装置、及向所述各个相输出装置供给共同的控制信号的 相控制装置(图1)。相控制装置向n个相输出装置供给诸如三角波等 相时序信号或用于确定PWM占空比的PWM控制信号。所述三角波根 据n个相输出装置每一个中的不同的电压电平来判定,并由此生成具 有对于n个相输出装置每一都不同的n个相位(phase)的时序信号(图 12d)。n个相输出装置分别在其本身的相位中通过基于所述PWM控 制信号的PWM占空比来驱动对应的输出开关装置。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多相转换器,其包括:并联到共同电容上 的n个电感器、分别连接到所述各个电感器的n个晶体管对、通过PWM 控制来分别驱动所述晶体管对的n个相位IC、及向所述各个相位IC供 给共同的控制信号的控制IC(图1、图2)。控制IC生成时钟信号、 phase-out信号(脉冲信号)及为了确定PWM占空比的误差放大器信号 等。第一个相位IC将来自控制IC的phase-out信号作为phase-in信号接 收,并在将之延迟一个时钟后作为phase-out信号向第二个相位IC输 出。第二个相位IC将来自所述第一相位IC的phase-out信号作为 phase-in信号来接收,并且在将之延迟一个时钟后作为phase-out信号 向第三个相位IC输出。之后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最后是将来自第n 个相位IC的phase-out信号反馈作为控制IC的phase-in信号。各个相位 IC基于本身的phase-in信号的时序并根据对应于误差放大器信号的 PWM占空比来驱动对应的晶体管对。
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其中功率晶体管(Power MOSFET)及其驱动电路、向驱动电路传送开关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 等装载于一个封装内(图1、图2)。所述半导体器件采用峰值电流控制 方式(图8、图9),其中,通过反映了来自耦合于功率晶体管的外置 电容器的检测电压的误差放大器信号(判定基准电平)与通过检测流经 功率晶体管的电流并进行电压转换而得到的信号(指示灯(ramp)信 号)进行比较的结果,确定PWM占空比。另外,所述半导体器件内置 了振荡电路并可通过外部端子与其他半导体器件共享所述振荡电路 的输出和所述误差放大器信号等(图17)。
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六相降压转换器,所述六相降压转换器 包括:并联到共同电容上的6个电感器、分别连接到所述电感器的6个 晶体管对、通过PWM控制分别驱动所述晶体管对的6个驱动IC、及控 制所述各个驱动IC的控制IC。控制IC包括:为了分别检测流经6个电 感器的电流的6对(正极和负极)外部输入端子、分别向6个驱动IC供给 不同位相的PWM信号的6个外部输出端子、以及为了对共同电容器的 设定电压进行外部设定的多个外部输入端子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表公报特表2005-5204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7-1353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8-17620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
「ISL6327 data sheet 」、[ON line]、
[2008年2月12日检索]、
Internet<URL:http://www.intersil.com/data/fn/FN9276.pdf >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瑞萨科技,未经株式会社瑞萨科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7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