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钢缠绕管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07127.5 | 申请日: | 2009-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2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志刚 |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F16L9/14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1001河北省沧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钢 缠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管道,特别是一种能在现场制成大口径的塑钢缠绕管。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塑钢缠绕管技术中,通过钢带与塑料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增加了管道的环刚度,成为结构壁管道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因而诞生了多种类型的塑钢复合管道。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双壁波纹管存在的问题是设备由多台挤出机和钢带成型机组成,工艺复杂且造价昂贵,管道的最大管径为DN2000,只能在车间内生产;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缠绕管除了上述产品的缺点外,还存在着聚乙烯螺旋缠绕管米重大,层与层间带材焊接强度因钢板的介入不易保证的缺点;外置V形或U形钢肋的塑钢缠绕管,因钢肋与塑料带材是分体复合的,存在的问题是钢肋易生锈,钢肋易与塑料带材脱开,对管道的安全构成威胁。
专利ZL200510082911.4公布了“一种钢带增强塑料排水管道及其制造方法和装置”,该技术未能解决DN1300以上大口径管道的现场生产问题,因为DN≥1300管道所需带材的结构高度已很大,如管道在现场生产,需将塑钢复合异型带材包装成盘向外运输,每盘带材的盘绕长度有限,生产的管道太短,同时该技术未能解决两步法制造塑钢复合异型带材开口肋的现场封口问题。例如:CJ/T 270-2007标准规定,DN1600环刚度为SN10的管道,其结构高度为46.5mm,实际运输中,车辆最大宽度为2.9米,带材盘绕最大外径为2.9米,最小内径为1.8米,每盘带材长度仅为81米,而生产DN1600管道每米需要带材为45.4米,生产管道最大长度为81/45.4=1.7米,因而大口径的管道只能在车间生产,使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在现有的塑钢缠绕管技术中,塑料带材多为聚乙烯,其成型质量及材料硬度不如硬质聚氯乙烯,因此带材之间连接只能采取带材加热后用熔融的聚乙烯料焊接的方式,不易实施公、母锁扣嵌接的连接方式,现场生产的条件不如硬质聚氯乙烯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塑钢缠绕管,这种塑钢缠绕管可解决大口径管道的现场生产问题,解决单层管道生产时加强肋顶部密封及增强钢板的固定问题,使管道加工生产更为简单,使管道整体性强、环刚度高、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安装方便快捷。
本发明的塑钢缠绕管,是由塑钢复合异型带材、扣接帽或桥接式塑料带材连续缠绕而成的单层及双层管道。所述单层管道,是由塑钢复合异型带材加强肋的端部的公锁扣与扣接帽嵌合形成的,对加强肋中的钢板起到密封和固定作用;所述双层管道,是由桥接式塑料带材的母锁扣与肋部向上的塑钢复合异型带材加强肋端部的公锁扣复合,然后再将复合后的桥接式塑料带材的母锁扣与已形成内层管道的加强肋端部的公锁扣错位桥接复合,形成一个由桥接式塑料带材连接,两塑钢复合异型带材正反错位桥接,加强肋之间无相互交叉,管道内外壁为平壁,中间为方孔田字形结构,双层带材紧密包敷的管道;双层管道的壁厚较单层管道壁厚增加了两倍,其理论惯性矩将增加8倍,根据SN=EI/D3推出,同样管径双层管道环刚度将是单层管道环刚度的8倍,又由于SN同D3是反比关系,同样环刚度双层管道直径将是单层管道直径的两倍,这样降低了大口径管道所需带材的结构高度,使带材盘绕长度增加,解决了大口径管道的现场生产问题。
生产双层管道时,采用本专利发明人公开的ZL200520133108.4技术,将管道一端形成为螺旋状承口,另一端形成为螺旋状插口,插口的肋部空隙用树脂填平,承口施以密封胶圈进行承插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按照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塑钢缠绕管,通过带材之间公、母锁扣的嵌合及架桥连接,实现了管道直径DN4000以下,环刚度达到SN10的大口径塑钢缠绕管的现场生产,降低了运输成本,管道结构合理,容易加工制造,承插接口使得管道安装方便,接口费用和制造成本可大幅度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塑钢复合异型带材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用于两步法生产塑钢复合异型带材的开口肋塑料带材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桥接式塑料带材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扣接帽截面图。
图5为单层管道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两步法生产塑钢复合异型带材的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用两步法生产的塑钢复合异型带材缠绕的单层管道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双层塑钢缠绕管道桥接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志刚,未经周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71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辐射换热器供冷除湿调温组件
- 下一篇:平行轴式自动变速箱系列





